今年的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深圳市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南山区志联)联合桃源社区及深圳百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南山区桃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阳光陪伴:义起加油,拥抱未来”的志愿活动,旨在弘扬志愿者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环境。
搭建沟通的桥梁,特殊儿童开启探索之旅
5月19日,清晨细雨如丝,志愿者们身穿鲜亮的红马甲,早早地站在门口,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嘉宾。特殊儿童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撑着小伞缓缓步入室内,他们的脸上带着对即将开始活动的期待和好奇。家长们在一旁细心地为他们整理衣物,轻声鼓励,眼神中满是慈爱和关切。
退伍军人代表们身穿笔挺的军装,步伐稳健,他们的到来为活动增添了一份庄严和敬意。
随着参加活动的人员陆续到来,服务中心内渐渐热闹起来,雨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和谐而又温馨。尽管天空飘着细雨,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阳光,期待着即将开始的“阳光陪伴:义起加油,拥抱未来”志愿活动。
此次的活动丰富而有趣。在南山区志联理事会理事长李英峰、副理事长张清等志愿者的引导下,特殊儿童们踏上了一次关于大米和食用油起源的探索之旅。讲解过程中,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语言结合实物讲解,将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食物生产过程的相关知识转化为特殊儿童们易于理解的形式。孩子们逐渐认识了大米和油,理解了食物的来之不易,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志愿者们也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活动中,特殊孩子家长曹妈妈勇敢地分享了陪伴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她的坚韧和付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随后,家长代表们以诗朗诵《相信未来》的形式,传递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孩子们无限的爱。
林思彤小朋友的舞蹈表演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她用优美的舞姿向大家证明了特殊孩子同样可以拥有无限的可能。
此外,桃源社区退伍军人之家的代表吴利胜以“拥军关爱”为主题,深情讲述了老一辈军人的感人故事,唤起了在场每一个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活动最后,在宣传组副组长郭浩的带领下,全场齐唱《爱的奉献》,歌声中充满了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与支持。
“许多残障人士在与他人沟通方面存在障碍,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互动小游戏和节目,帮助他们建立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南山区志联理事曾宏表示,此类助残活动不仅能让残障人士更加自信、自如地与外界交流,还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南山区志联理事曾宏
榜样张博森:以自立自强照亮特殊群体前行之路
在活动上,考上广东省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博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许多一直陪伴他成长的志愿者纷纷前来祝贺他取得佳绩,不少年幼孩子的家长也聚拢过来,聆听张博森的故事。
张博森
作为一名特殊儿童,张博森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所有志愿者与其他特殊儿童家庭的鼓舞。尽管张博森面临着身体上的挑战,但他的坚韧和毅力让他成为周围人学习的典范。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他所经历的艰辛远超常人,然而这些挑战并没有打败他,反而磨砺出他温和、乐观的个性。
张博森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希望能在治疗自己的同时,救治更多病患,为社会贡献力量。但因身体条件受限,张博森无法报考医学专业,但他并未放弃,转而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能帮助他人。“我希望像我一样的弟弟妹妹们都能自立自强,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张博森在采访中表示,他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给予更多人力量,激励和鼓舞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习之余,张博森还会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将所学的编程、办公软件等基础技能传授给其他特殊人群。他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
张博森的父母在工作之余也积极投身志愿者事业,参与了南山区志联助残组组织的众多活动。张博森的母亲提到,他们在接受社会帮助的同时,也希望回馈社会,将收到的善意传递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人。
南山区志联理事会理事长李英峰对张博森的自立自强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李英峰强调,社会应当不断鼓励残障人士,帮助他们重建信心,并积极融入社会。他提出,除了逐步解决残障人士的心理问题外,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走上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减轻家庭的压力。
南山区志联理事会理事长李英峰
“志愿红”点亮南山,全面助残服务在行动
“志愿红”已然成为南山最靓丽的风景线。南山区志愿者联合会的前身南山区义工联合会成立于1996年,是当时身为南山区首批义工的李英峰联合其他四位义工,在共青团南山区委的支持下组织成立的。目前,南山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29万人,累计发布13万余个志愿服务项目,涵盖助企纾困、扶老帮困、社会公益等众多领域,组织超240万人次志愿者活跃在各类服务场景。
南山区志联助残组致力于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让残疾群体得到帮助。据助残组组长欧阳美红介绍,随着团队力量的壮大,服务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开展了一系列定期或不定期的助残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厨艺技能培训,由专业厨师教授基本烹饪技巧,提高残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为了增强特殊儿童的方向感和记忆力,助残组还会组织残障人士到公园、海边、公共交通站点、图书馆、商场等地方进行实地体验,学习如何辨别方向和记忆地标。此外,还将举办计算机技能、视频和图片拍摄剪辑、钢琴和绘画等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提升残障人士的实用技能。
南山区志联助残组组长欧阳美红(右一)
“这些活动旨在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李英峰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和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和需求。他表示,南山区志联也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