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自2004年正式创办以来,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就担负着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使命。
在第二十届文博会即将到来之际,回望文博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展会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丰富多元叙事,中华文化在这个平台上,迈着自信步伐走向世界。
上届文博会,云南展区的特色文创产品深受小朋友喜爱。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中外展商齐聚
搭建便捷交流交易平台
文化贸易兼具政治、经济、文化价值,是世界各国传播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今,文博会的举办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年度盛事,不仅牵动着中国文化企业的神经,更紧密契合国家经济政策形势,不断推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与多层次文明对话。
纵观全国,文博会连续15年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放眼世界,文博会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二十届的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
2024年,文博会聚焦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着力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文博会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在积极吸引国外资源入驻,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此外,多年来,文博会采用主办单位牵线搭桥、代理招商、点对点招商、文博会直通车、以展促商等多种措施邀请组织海外采购商参与文博会,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众多国家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合作代理机构遍布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展商和采购商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文化产业项目在文博会上寻求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产品借助文博会窗口走向世界各地,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实现全面对接。
通过展示、推介和交易撮合,国外优质企业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和观众也零距离接触到海外文化产品和机构,文博会在消除文化贸易壁垒、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断加速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精品珍品荟萃
以创意产品凝练文化内核
从传统的书法、绘画、陶瓷到现代的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制作,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都能在文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据悉,今年文博会期间,超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现场展示、交易。
历届文博会上,各行业、各省份展团纷纷拿出“看家宝贝”,让中国非遗产品“走”出国门,中国卡通形象“跳”向全球,海外观众通过文博会认识了立体丰富的文化中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中华审美加上工匠技艺,铸就一件件工艺美术精品。每届文博会上,工艺美术展馆内总是挤满驻足欣赏的中外观众。这些凝聚着中华文化与匠人精神的玉雕、陶瓷、丝绸、漆器等工艺品,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在海外受到热烈追捧。
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田勇介绍,第20届文博会上,各个工艺美术门类都将会有充分展现。为了更好地让工艺美术走进大众生活,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产品在持续开发,中华文化被创意凝练在一件件日常用具中。
魏素莹是文博会的老朋友,其创立的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将非遗文化和传统皮革手工艺有机结合,目前已经开发出超过13个产品品类,上千种时尚及文创产品。自2016年首次参加文博会以来,非遗生活提出的非遗产业创新平台、非遗生活IP智造模式等均在文博会上得到了极大推广,链接来自国内、国际社会及市场方面诸多的优良商业资源,让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顶尖手工技艺的融合创新。
即将亮相文博会的北京宏京文化有限公司,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进行创新碰撞,公司最新推出的法国动画IP《小恐龙大冒险》将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皮影戏与法国动画结合,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企业让皮影从“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的传统艺术形式走进动画世界的舞台,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
新兴业态崛起
释放文化澎湃新动能
近年来,文博会通过“文化+”聚焦新型文化业态培育,逐渐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的展会特色,集中展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此外,承载着东方神韵,在全球刮起“中国风”的文化出海“新三样” ——网文、网剧、网游也将在今年“整装”亮相文博会,中华文化走向海外的动力愈加强劲。
2023年,第19届文博会首次设立“数字中国——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主题展区,全方位展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成果。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便可穿越历史,感受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室藏万卷的盛景;戴上特制装备,就能听到宋代名画《听琴图》中的悠扬琴声……虚拟展示、数字视听等技术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了崭新的体验,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在文化产业的新探索与新成就。
连续多年参展的上海好励文旅公司,以城市文创、主题文创作为企业的拳头产品。去年文博会,好励文旅展区设在消费馆·一带一路国际馆,紧挨由尼泊尔、泰国、越南、老挝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组成的国际展区。“我们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开发了近千款的敦煌系列文创产品,很多外国人来到我们的展区参观询问。”企业负责人缪仁好表示,公司生产的折叠灯、永恒笔文创系列,将传统文化与创新工艺相结合,在国内外市场俏销,许多产品由文博会平台“出海”至欧美和东亚地区。中国文创悄然走入海外大众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从演出到电影,从图书到游戏,中国文化企业通过文博会积极布局海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第19届文博会上海展区“文化出海”板块,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的游戏场景中加入的象棋、相声、风筝、豆汁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向全世界玩家诠释中式的银河浪漫;“深圳出品”两部电影《邓小平小道》《奇迹·笨小孩》取材于不同人物的故事,将谱写的深圳故事在世界唱响;陕西展区创造性打造“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体验空间再现唐风市井生活……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博会自诞生那一刻起,就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着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第20届文博会上,阅文集团、雅文传播、米哈游、微游互娱等文化出海“新军”将齐聚展会现场,向大众展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多元探索。“打造一个成熟的文创产品IP,不仅仅是将LOGO简单印在炫酷的屏幕上,而是在理解了故事的内核后,对其进行表达方式的创新,去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进而提高人们对一项文创产品的价值认同。”文博会一位参展商说道。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