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物馆举办三大展览 寓教于乐感受美育的魅力

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2024-05-18 23:10

深圳新闻网

青春活力创新数媒

摘要

三场展览分别是“熊猫时代”“草木语”“契斋藏印”展览。

时值5.18国际博物馆日,深圳博物馆精心准备了3场展览、3场活动,让市民们度过“干货满满”且丰富充实的一天。

三场展览分别是“熊猫时代”“草木语”“契斋藏印”展览。同时,深博藏品数字库(一期)也上线试运行。

展览开幕式上,还特别举办了一场深圳博物馆藏品捐赠证书颁发仪式,以此向长期以来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达感激之情。

和家人一起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深圳博物馆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自然科普主题展览“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本次展览通过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模型和标本、多种类型大熊猫标本和化石、大熊猫伴生野生动物标本,以及深圳本土自然资源标本等200余件展品,同时配合多媒体等现代互动手段,直观展现大熊猫的演化过程与生活习性,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展览介绍了深圳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揭示了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与城市、个人息息相关的理念,启发观众思考应当如何更好地守护家园,保护生态环境。

“熊猫时代”展览现场。

方寸之间尽显文人气韵

“契斋藏印”展览是“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理念的重要实践,挑选展出商承祚先生及其家属捐赠的印章及相关文物130件/套。

“契斋藏印”展览现场。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摄

其中的印章藏品,时代跨越明清至当代,宛如一部活生生的篆刻艺术史,清晰勾勒出了篆刻艺术的发展脉络。方寸之间尽显传统文人情怀和艺术魅力,展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曰濂印信、姚江邵氏印章。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摄

张广建印(左)、濮一乘(中)、鸾陂草堂藏书(右)。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摄

君子如兰 走进文人诗词中的草木世界

深圳博物馆联合深圳市博物馆协会与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了“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展览。

“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选取了含有五种植物图像的石刻文物以及植物标本展示。展览聚焦中古时期的植物画像,依托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刻文物图像及相关研究成果,选取柳、竹、兰、蒲葵、芭蕉五种植物图像的石刻文物及对应的植物标本,以自然与人文双重角度,向观众讲述中古画像中的植物故事。

兰花标本。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摄

孩子们参观标本观看展览。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摄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还延续了去年成功举办的“深博之夜——演绎生活美学”系列活动,推出“深博之夜•雅趣——非遗传人,中国印文人心”活动。非遗专家分享篆刻的奥秘和乐趣,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度过一个别开生面的“文化之夜”。

(部分图片来源:深圳博物馆)

(作者: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