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龙腾湾区·潮游广东”2024年广东龙舟季暨东莞龙舟月系列活动在万江滘联社区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精彩启幕,集游、食、展、赛、演等多元特色体验活动于一体的龙舟盛宴,解锁龙舟文化体验新玩法。
“中国龙舟看广东”,南粤大地,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广府人生于水边、长在江岸,形成了独树一帜、生生不息的岭南龙舟文化,传承至今,不仅仅是传统节庆,更是广东人民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的精神象征。
东莞是著名的“龙舟之乡”,有着全国最长的龙舟月活动。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现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东莞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持续一个月,东莞水乡各镇各村,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设标的称竞渡,即比赛;不设标的叫趁景。划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食龙船饭、唱龙舟歌,龙舟月期间,各类民俗活动热闹丰富。2024年广东龙舟季选择在东莞水乡——万江滘联启动,充分彰显东莞龙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月八,龙船兜底挖。”万江滘联正丫村龙舟文化源远流长,藏有一条造于1983年的松木龙舟。以前,珠江三角洲一带,人们常用坤甸木、松木制作竞渡的龙舟。因坤甸木、松木忌北风和日晒,每年端午过后,人们会把传统龙舟埋于河涌或鱼塘的泥土下,并用绳索拴在露出水面的木桩上固定。这也是对龙舟最好的收藏和保护办法。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这条“沉睡”一年的“老木龙”会被“唤醒”,也就是“起龙”——挑选一个良辰吉时,把上一年沉到河涌的“老木龙”从水里打捞出来,洗干净,再涂上桐油,安装上龙头、龙尾、鼓架、锣架、旗帜等,就可以正式“下水”了。
18日清晨,正丫湾就热闹起来,龙舟文化传统经典场景——起龙仪式举行。按照水乡传统,“起龙”包括“龙头开光、请龙头、起龙、洗龙”等多项仪式。一大早,万江滘联正丫村的老人们开启了保存龙船头的祠庙,恭敬地请出龙船头,在起龙广场举行了一系列祭祀活动。与此同时,另一边的老龙船埋船处也开始忙碌起来。十几位村中的青壮年“扒丁”踏入河水中,围绕船身所在位置站定,合力“唤醒”沉睡一年的老龙舟。
龙舟破水而出,趁着兴奋的劲头,“扒丁”们或清理船身上淤泥,或用水桶舀出船中积水。尽管浑身湿透,每位“扒丁”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而后,祭祀完毕的龙头被安装到龙舟上,一套完整的“正丫起龙”仪式就顺利完成了。“起龙”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东莞龙舟月正式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东莞龙舟月系列活动,配套推出东莞岭南水乡精品旅游线路,开展龙舟嘉年华活动,打造龙舟装扮巡游、龙舟展览、非遗生活节、音乐节、潮流集市、龙舟研学等潮流时尚的体验玩法。据悉,东莞龙舟月期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串联起水乡10个镇街的30个景点,形成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旅游攻略,推出民俗游、水乡游、研学游、休闲游、亲子游、观赛游等六大主题龙舟体验团,让大湾区市民现场感受东莞水乡的“速度与激情”。
18日,“正丫起龙”仪式、沉浸式龙狮时装表演、高桩醒狮表演、龙舟民俗文化巡游、“寻龙奇妙游”第二届粤港澳非遗生活节、主题邮局互动体验、“潮走万江”龙舟水上巡游与邀请赛、龙腾乐动·潮流东莞火柴盒音乐会等10余项多元特色龙舟体验活动,呈现一场既传统又现代的龙舟盛宴,立体展现东莞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东莞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新面貌,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
此外,2024年东莞市“四季村晚”百村联动暨“文艺乡村超级联赛”文化惠民展演(“文艺村超”)也正式启动,并举行了万江海选赛。东莞“四季村晚”&“文艺村超”活动时间从5月一直持续到12月,遍布全市各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全面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促进乡村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
(万江街道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上官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