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政课堂与现实结合起来?如何让思政课生动、活跃起来?为打开思政教育的更多可能性,5月14-15日,龙华中学党委组织在“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龙华未来城市展览馆、民治街道奋斗者广场、陈烟桥陈列馆和俄地吓艺术村,以“走读”的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用实景实物、历史文化“说话”,让“行走的思政课”“有知”又“有味”。
数字经济新赛道 点燃党建新引擎
5月14日下午,龙华中学第二、第三党支部党员和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来到龙华未来城市展览馆和民治街道奋斗者广场。
龙华未来城市展览馆是在龙华区迈向“深圳都市核心区”、实施“数字龙华”战略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集现代审美与科技魅力于一体。馆内采用270°沉浸式体验空间、裸眼3D全息影像以及200°弧形机械开合屏等前沿数字化展示技术,带来强烈的科技冲击和未来展望,极大激发学生们的探知兴趣。
师生逐一参观了“城市气质”与“数字龙华”两大展示层。展览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龙华区在高质量发展、城市文明、民生幸福等各项领域取得的喜人成绩。师生们通过观看展览,深刻感受到了龙华区蝶变的成长轨迹,对“数字龙华”战略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第二站,师生一行来到了民治街道奋斗者广场。这里以“奋斗+红色传承”为主题,以党群服务V站为轴心,以民治绿廊公园为纽带,打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红色传承阵地。
师生们漫步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公园的小径上,在党的精神谱系飘带前驻足聆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光辉历程故事。在广场的“精神谱系飘带”“百年百句名言语林”“奋斗者荣耀墙”“党史长廊”以及“风采民治”等板块的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被红色革命精神所震撼,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寻迹人文龙华 赓续红色血脉
5月15日下午,龙华中学党委联合格睿特高级中学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师生前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陈烟桥陈列馆和俄地吓艺术村,共同开启一段“红色+艺术”的思政之旅。
陈烟桥陈列馆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由知名版画家陈烟桥先生的故居修缮改建而成,整体保留了陈烟桥先生当时生活起居的原貌,是龙华区不可移动文物之一。龙华中学第二、第三党支部党员和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格睿特高级中学师生一行参观了馆内的红色主题文艺展览,认真聆听陈烟桥先生“以刀笔投身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斗争”的英勇事迹,了解陈烟桥先生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笔为刀,以纸为战场,用他的文字和作品鼓舞人心,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师生们透过一件件展品,真切感受到陈烟桥先生为国家和民族而战的坚定信念。
俄地吓村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列入深圳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也是观澜文化小镇的重要组成之一。行走在这片镌刻着岭南风格烙印的建筑群落,师生们感受到了一砖一瓦间的历史沉淀,同时也领略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在行走中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思政课”。
行走的思政课,行走在党的光辉下,行走在孩子们的心田里。为期两天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感受到龙华区的变革和发展,在行走中学习和领悟了红色革命精神,在实践中接受文化沁润和“红色”洗礼,厚植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龙华中学将继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思政课学习体验,让思想政治教育走“新”更走“心”,努力使思政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生动实践。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