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曲

董梁柱
2024-05-17 11:07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摘要

这一次,我决定做一回忠实的观众。

夜空中又传来了悠扬婉转的萨克斯声。

跟前几次路过时听到的一样,萨克斯的旋律仿佛是从不远处的海上传来,被夜色中轻柔的海风轻轻漾开,泛起丝丝悠远的涟漪,润物无声般浸入人的心田。说不上已是第几次听到这熟悉的萨克斯乐音了,也一直没怎么留意演奏者是谁,但可以确定的是,每次路过,听到的萨克斯曲目必定是周杰伦的《夜曲》,并且每次都比上次听到的更真切更娴熟,也更动人心弦。

供图:董梁柱

这一次,我决定做一回忠实的观众。

我放轻脚步缓缓走近,在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悄立洗耳恭听。透过昏黄的霓虹灯,我看见海边公园的长椅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襟危坐,怀抱一只硕大的黄铜色萨克斯,双眼轻闭,正专注卖力地演奏着。老者不失灵活的双手在音键上来回穿梭跳动,脸部腮帮随之富有规律地鼓瘪起伏,整个人的身体也和着旋律轻轻微摆,但他的腰板却始终挺得笔直,似乎有一种发自肺腑、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着他年迈的身躯。随着萨克斯的音键被不断激活,悦耳的旋律从他的指尖缓缓流淌,均匀穿过吹管、身管、弯管,最后从喇叭口喷涌而出,化作美妙的夜曲飘向夜空。

这时,我下意识环顾四周,目之所及,只有远处马路上的车水马龙、街道上脚步匆匆的行人和公园内三三两两的散步者,并不见其他观众。老者的身旁,除了依偎着那个用来安放萨克斯的手提包外,别无一物,更没有收钱袋或微信收款码,据此判断,老者并不是为生活所迫的街头卖艺人。再看他的穿着打扮,也颇为干净体面。演奏渐入佳境,他面朝大海,以长椅为舞台、海面作背景,有如一位孤独的音乐演奏家,忘却了周围的一切。淡淡的月光从夜幕中洒下来,打在他的身上,就像是天然的聚光灯。这一刻,虽然没有多少观众和鲜花,但他分明就是这方舞台上的主角。这让人不禁想起《海上钢琴师》里的主人公1900,在游轮礼堂中的表演镜头。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在月光下弹琴……”

舒缓的萨克斯声不住流入耳畔时,我也忍不住轻吟起来。初闻《夜曲》这首歌尚处学生时代,彼时创作者周杰伦正风靡校园,他的歌曲是MP3里必不可少的“神曲”。跟大多数粉丝一样,我对《夜曲》的印象,亦来源于其引人入胜的前奏、令人沉醉的歌词和使人着迷的唱法。站在岁月路口回眸,《夜曲》也陪伴我度过了学生时代。正所谓“夜曲一响、上台领奖”,这首歌的生命力也格外顽强,逐渐穿透了光阴年轮,时至今日仍为不同听众所钟爱,被老者日复一日地演奏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在此之前,我却从未听过萨克斯版的《夜曲》,更未欣赏过现场演奏。今夜听闻此曲,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这一点而言,这首歌跨越了时空和年龄,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了人心。正因为如此——

曲终时,我报以了热烈掌声。

老者抬头,显是有点惊喜。

我怀着钦佩和仰望之情缓缓走近。

老者告诉我,成为一名萨克斯演奏家是他自幼的夙愿。但后来事与愿违,做了悬壶济世的医生。虽然这两个职业风马牛不相及,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始终不减。前些年退休后,多年来未熄的萨克斯演奏梦想重又燃起,于是摸着石头过河,茶余饭后勤加练习。功不唐捐、日拱一卒,他终于从刚开始的音律不通、五音不全到现在能熟练演奏、较好驾驭,向业余萨克斯演奏家迈出了坚实一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星光不问赶路人。他这样说时,花白的眉宇间透露出些许欣慰。

当问及为什么只演奏《夜曲》这首曲子时,老者微笑以答,选择了沉默。

我不再追问。老者主动抛出关于萨克斯的其他话题,交谈尽兴后,他收起萨克斯,打包行囊,慢慢离开,逐渐消失在朦胧夜色中。

我走到海边,夜幕四合下,悠扬的萨克斯《夜曲》,一直还在耳畔萦绕……

编辑 郑艳艳 审校 郭建华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作者:董梁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