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抖音电商好物市集·中国好沉香活动暨莞香文化节启动仪式在东莞寮步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举行。莞香“插电”升级,擦亮“中国好沉香”品牌。
传统文化不能只保存在博物馆里“老去”,而是应该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乘“国风”兴起之势,守正创新,焕发新的生命力。莞香,是东莞标志性的文化产品之一。在莞香产业工作推进会上,相关领导把莞香文化产业放在“续写莞香文脉,书写莞邑文化的荣光”的高度上。
莞香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在东莞人不拘一格、锐意探索精神推动下,早已由传统农副产品向药品、工艺品、日用品等多元化层面扩展,更发展出一系列高价值的衍生品。然而,沉香毕竟是一种小众产品,香道所追求的清静、幽雅、无为、淡泊的精神境界,高则高矣,似乎与新一代年轻人的品位有所隔阂。
这次莞香“插电”,我们期待它是一场面向时尚潮流的积极探索。近些年来,东莞传统文化、标志性“好物”不断“触电”、创新出圈,走得越来越好。如非遗千角灯与潮玩“合体”,获央视报道,“狂吸了一波睛”。其实,举目全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年轻、与新世代接触越来越频繁,是一种大趋势。上个月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上,财神爷与蜡笔小新共舞,“老板画的饼”与奶茶杯齐飞,网红风筝“火出圈”,一度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非遗变网红,不但不会让它失去传统韵味,反而能让它在市场大潮中经受冲刷洗涤,淬炼出更多的精华,发展出更多的精彩。否则,满足于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的非遗,只会像离开大地的树一样不断凋零。在当下,文化自信越来越强,国人对“国风”文化有着越来越多的追求。莞香,作为一种高雅文化产品,主动“破圈”、欢迎更多的创新发展,是发展的应有之路。
东莞各镇街,都有不少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产品,如龙舟,如道滘粽,如莫家拳……这些,其实都能挖掘出很多新颖有趣的方向。讲好文化故事,让传统与潮流碰撞出新火花。在“百千万工程”东风的吹拂下,我们相信,隐藏在东莞民间的种种非遗文化,都能够绽放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