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终于落地。根据安排,财政部将于5月17日公开招标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30年期),面值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这期国债从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
“自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中央针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效果来看,特别国债兼顾了短期和远景,对我国经济有三重意义:一是能助推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据测算,如果我国每年能新增1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有望额外拉动GDP至少增长0.2到0.25个百分点。二是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三是有助于推动地方财政休养生息。”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表示。
他们认为,一方面,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为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相关产业及民营经济等带来诸多直接利好。“正式推出后,超长期特别国债必将进一步活跃我国债券市场。”而对于民营企业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将通过直接投资、投资补助等方式,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发挥积极的投资引导作用和撬动作用。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增长,踊跃参与的民营资本将收获可观的红利。”
“发行长期限国债,有助于拉长整体久期,从而优化负债结构,降低中短期偿债压力。并且,长期限资金也可以与项目生命周期相匹配,更好支持大型基建项目及国家长期战略规划落地。”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
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显著特点是发行期限长。从今年发行安排看,20-50年特别国债覆盖了2030年、2035年、2049年等关键时间节点。
对此,海富通基金债券基金部指出,由于特别国债主要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周期相对偏长。“从海外经验上看,在利率的下行期,政府债务的久期是越拉越长的。超长久期国债的发行,一方面有利于满足金融机构对于长久期资产的需求,加深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利于更有效地利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降低财政的融资成本。”
根据发行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从5月17日首发到11月中旬发行完毕,都是按半年付息。
具体来看,今年将发行7只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首发2只、续发5只,最早于5月24日发行;12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首发3只、续发9只,最早于5月17日发行;3只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首发1只、续发2只,最早于6月14日发行。
5月13日,财政部还发布了《关于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本期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
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节假日顺延,下同)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竞争性招标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上午10:35至11:35,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进行招标发行。本期国债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