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关停36家!华润啤酒出售12家停产工厂,啤酒市场路在何方?丨大公司

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2024-05-15 16:43
收录于专题:大公司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8年的时间内华润啤酒陆续关停了36家工厂,裁员近3万人。

近日,读特新闻记者从多个产权交易所了解到,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截至5月15日,对外出售12家已停产的工厂,出售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等固定资产。

12家停产工厂分别位于天津、泉州、葫芦岛、铁岭、阜新、乌兰浩特、农安、依兰、汕头、达州以及齐齐哈尔,停产工厂土地面积合计达114.9万平方米,估值达数亿元。

据统计,近8年的时间内华润啤酒陆续关停了36家工厂。

8年关停36家工厂

华润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领军企业,早期为了快速扩张市场,收购了包括月山啤酒、蒙原啤酒、金狮啤酒、蓝剑啤酒、金威啤酒等在内的26个品牌,通过这种收购的方式快速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和规模。

但在近8年的时间内华润啤酒陆续关停了36家工厂。公开资料显示,华润啤酒在中国内地24个省、市、区营运啤酒厂数量从2016的98家降至2023年底的62家,年产能由220亿升缩至191亿升左右。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此前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解释为什么决定关厂的原因,提到“公司今天有5.7万人,生产1100万吨酒,每年挣十几个亿。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2万人,每年挣30亿,人家收入是你的一倍……所以我们必须精简、要年轻化。”

据悉,从2016年开始,截至2019年底,华润啤酒员工从近5.7万优化至2.6万人,2024年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华润啤酒员工在岗数量为2.7万人。

华润啤酒近年来在市场战略布局和产业优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根据《中国企业家》此前报道,华润啤酒5年内关掉了40家低效工厂,优化500多万吨无效产能。

华润啤酒在2017年提出了“3+3+3”战略,提出高端化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提升利润率。尽管2020年集团营收有所下降,但股东应占溢利仍有20.94亿元。

然而,裁员也带来了一些财务上的“后遗症”。华润啤酒在2021年上半年的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较2020年同期增加了1400万元。

2024年3月18日华润啤酒发布2023年财报,财报显示,华润啤酒2023年营收389.32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51.53亿元,同比增长18.6%。

“边关边建”已成为行业常态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为3555.5万千升,同比增长0.3%。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达3568.7万千升,同比增长1.1%。从两年涨幅可以看出啤酒产业发展已经趋于平稳,降本增效也成为大企业发展方向。

华润啤酒在关键地区,如辽宁以及四川、广东和天津等地都进行了产能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高端啤酒的增长需求。2023年,华润啤酒不仅停止了两家效率较低的工厂运营,还在安徽蚌埠市建立了一家智慧化工厂,进一步推动公司的高端化战略。

事实上,华润啤酒并非业内最早关厂优化产能的企业。青岛啤酒在2018年也启动了关厂计划,关闭了芜湖和杨浦两家工厂,并在2019年提出了5年关闭10家工厂的提效规划。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一度暂缓了关厂动作,但整体上青岛啤酒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提升产能效率和优化生产结构上的行动。

同样作为行业龙头的北京燕京啤酒投资有限公司,计划转让燕京啤酒(曲阜三孔)有限责任公司74.73%的股权和燕京啤酒(莱州)有限公司55%的股权,以及燕京啤酒(长沙)有限公司80%的股权。这些动作也被业内认为是其通过关停亏损子公司来实现优化产能和提升效率的举措。

嘉士伯集团在2022年8月佛山项目开工后的同年11月,宣布追加4.62亿元投资,用于加强土建工程、节能减碳、智能制造等方面。这表明嘉士伯在提升工厂的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上做出了实质性的投资。同时,百威亚太在莆田、佛山、武汉工厂也实施了废铝罐料的同级利用,实现了约6000吨废铝罐料的闭环回收,体现了其在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努力。

深圳华润啤酒新总部在原深圳旧工厂基础上建成 图片来源:华润啤酒

2023年12月,深圳华润雪花啤酒全球总部大厦主体结构封顶,华润啤酒相关负责人告诉读特新闻记者,该工程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并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该总部地处深圳宝安尖岗山核心片区,总建筑面积约17.8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42层,总高度188.45米。是华润啤酒将原有深圳工厂升级改造为新总部大厦的重要工程,未来将作为产业综合体投入使用。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