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渤海证券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立案告知书显示,因渤海证券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2024年4月24日,证监会决定对渤海证券立案。此前,渤海证券已有上市计划,目前仍在IPO进程中,项目审核状态为“已问询”。业内人士指出,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多家券商遭立案、罚单,此次证监会立案或对渤海证券IPO进度产生影响。
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
5月13日,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渤海证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于2024年5月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 0082024007号),内容为:“因你公司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 年4月24日,我会决定对你单位立案。”
渤海证券表示,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该事件对公司偿债能力无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对此,公言(深圳)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胜春向读特新闻记者解读:“渤海证券因财务顾问业务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这意味着监管机构正在对该公司的相关业务活动进行正式的法律审查。立案调查通常表明监管机构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认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这对渤海证券而言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作为一家立足天津的综合性券商,渤海证券于2001年6月开业,2008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证券控股股东为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天津市国资委。截至2023年底,渤海证券共有21家分公司、45家营业部,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
(企查查截图)
2023年渤海证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1亿元、6.78亿元,各同比增长48.39%、35.28%。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渤海证券202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在年报数据可取得的78家券商中分别排名第48名和第38名位置。不过,细分各业务看,渤海证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投资咨询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期,投资业务收益表现突出,同比增长超100%。
或对渤海证券IPO进度产生影响
读特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据上交所公开信息,渤海证券正处于上交所主板IPO排队审核中,拟募资规模27.26亿元,于2023年3月17日被问询后,至今未更新审核进展。渤海证券自2016年就开启了IPO长跑,相关申请于2021年12月21日被中国证监会受理,2022年5月渤海证券获中国证监会反馈意见,2023年3月,渤海证券再次发布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企查查截图)
而曾因股权流拍一事导致上市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的渤海证券,如果此次立案后续处罚结果落实,IPO进程或再次受到影响。“立案调查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声誉,导致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心受损。而且在调查期间或之后,公司可能面临业务限制,影响其正常的经营,后期如果调查结果证实存在违规行为,公司还会面临罚款、赔偿等财务负担。”同时,李胜春强调,由于渤海证券处于IPO进程中,此次立案可能会影响其上市进度,增加监管审查的严格性,甚至可能导致IPO延迟或中止。
招股说明书显示,前述被监管“点名”的财务顾问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各类融资、财务安排、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面的分析、咨询、策划等顾问服务以及新三板推荐挂牌及持续督导等相关业务。渤海证券表示,投资银行业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其中,2022年上半年披露的投资银行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情况显示,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为3617.44万元,同期,证券承销及保荐服务业务的收入则为2860.48万元和90万元。
李胜春表示,近期,监管部门释放“两强两严”新理念,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证券行业罚单也密集落地,多家券商遭立案、罚单。4月16日晚间,东吴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4月8日,证监会决定对东吴证券立案。
5月5日晚间,华西证券公告称,其收到江苏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从案由上看,华西证券主要涉及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保荐项目的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