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费、跨境购物持续火热!粤港消委会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消宣
2024-05-11 16:56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新一轮合作协议亮点多,在规则衔接、资讯互通、宣传引导、消费调查、交流互访等方面将形成更多实质性合作成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步形成,粤港两地居民跨城消费成为新常态。近日,为更好保障粤港两地消费者合法权益,服务大湾区消费发展,经共同商议并达成共识,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香港正式签署《深化粤港区域市场一体化消费维权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两地消费维权规则衔接,在更高层次深化两地跨境维权协同联动。

粤港两地消委会长期以来保持紧密合作,近年来接连签署粤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等多层次消费维权合作协议,并在投诉调解、比较试验、消费教育等方面广泛开展跨境业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粤港消委会此次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主要是适应近年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北上”消费,跨境电商购物持续火热,以及粤港消费市场加快融合等新趋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跨境消费维权合作。

新一轮合作协议亮点多,在规则衔接、资讯互通、宣传引导、消费调查、交流互访等方面将形成更多实质性合作成果。

在推进跨境纠纷处理规则衔接方面,合作协议明确:消费者在粤港任何一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产生消费纠纷,均可向被诉方所在地或居所地消委会投诉,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两地消费者维权成本。同时,针对跨境电商涉及多方主体导致的维权难问题,首次明确“被诉方经营者的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可由实际经营地的消委会受理”,以更方便消费者维权。

在强化跨境投诉转办平台应用方面,由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消费投诉转办平台”自2019年上线以来,共处理涉港澳消费投诉567件,为切实有效解决消费者跨境维权难题发挥了主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转办机制,本次合作协议明确,两地消委会如条件许可应尽量通过该平台对投诉案件进行转办、回复和结果通报。此外,合作协议还立足前瞻性要求,提出逐步探索建立粤港消费投诉提示预警制度等合作方向。

在推进落实定期举办交流活动方面,粤港两地消委会首次明确双方轮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进一步完善合作平台,推进常态化交流。同时,合作协议对活动的周期、频次、主题、形式和内容等提出了原则性约定,并提出粤港双方应多采取交流会、座谈会、研讨会、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持续增强消保联动和维权合作。

在延伸拓展维权业务合作领域,合作协议提出进一步完善维权业务合作机制,在以往消费维权业务合作的基础上,两地消委会依托自有新媒体平台打造湾区消费资讯专区;在适当情况下就特定消费议题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推动粤港两地跨地区经营的市场主体提高售后服务便捷度;探索形成消费者权益保护事项清单等一系列全新合作领域。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消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