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音符来一场奇妙之旅!罗湖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校园音乐节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通讯员 陈珮璇
2024-05-11 12: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10日,罗湖教育发布2024第二期——罗湖区中小学第七届美育贯通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校园音乐节暨翠北教育集团乐享童年,奏响未来艺术节在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开幕。

5月10日,罗湖教育发布2024第二期——罗湖区中小学第七届美育贯通“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校园音乐节暨翠北教育集团“乐享童年,奏响未来”艺术节在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开幕。本次活动全程线上直播,吸引了线下300名观众及线上3000多人同时观看。

罗湖区委教育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马莉,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张月龙,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副书记丁光辉,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张梅,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张文晋,罗湖区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李巍和翠北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校领导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马莉强调,艺术教育要“培根铸魂”,涵养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创造,并加强专业引领,提升育人品质。

丁光辉宣读2024年音乐特色工作室批复,马莉、张月龙和张梅为罗湖区音乐特色工作室“赵珅珅合唱教学工作室”“黄嘉玲舞蹈创意教学工作室”“林思韵‘音乐+舞蹈’教学工作室”授牌。

张文晋分享了翠北集团艺术教育经验,他表示,翠北教育集团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而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同时构建种类繁多、影响深远的艺术社团。各校的艺术教育独具特色,如翠北实验小学注重培养“有美感”的学子;水田小学创新改革学生艺术社团管理,创设各具特色的师生艺术社团30余个;东昌小学让学生个性在音乐中绽放;草埔小学打造“音乐生态课堂”。集团各校在各级各种社会艺术实践及竞赛活动中,均取得了骄人的好成绩。

张月龙以《中小学舞蹈教学建议》为主题做了专题讲座。他表示,中小学舞蹈教学要充分体现大的艺术美育方针政策,紧跟时代需求,强调大学、中学、小学的深入互动,进行学科之间的联动互通,形成特色教学模式,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有效引入课堂可能性,在舞蹈的综合艺术特性上整合姊妹艺术融入知识点,形成丰富而独具内涵的舞蹈教学。

开幕式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早上9点,在翠北实验小学一楼大红墙前,罗湖区音乐教研员张梅老师作为导赏人,介绍了校园音乐节的基本情况和本次活动内容。转场到五楼报告厅后,来自翠北教育集团各校的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翠北实验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分别站在本班级教室前的连廊上用合唱和“千人口琴”的方式演绎了《送别》和《茉莉花》,以独特的方式营造音乐空间。

翠北实验小学管乐团献上管乐合奏《七彩丹霞》,拉开了校园音乐节的序幕,合唱团演唱的作品《Try Everything》,声音和谐统一,感染力十足;草埔小学六(1)班竖笛重奏《鸿雁》,悠扬动人;东昌小学二(1)班歌舞吟唱《三字经》,生动有趣;翠北实验小学五(6)班口琴合奏《贝加尔湖畔》,清新脱俗;水田小学四(5)班礼乐弦歌弹唱《童年》,充满回忆。集团校合唱与小乐器展《友谊天长地久》见证各校友谊。现场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才华,体现翠北教育集团音乐教育的深厚底蕴,掀起了本次艺术节的高潮。

同时,为了深入挖掘音乐教育的内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弘扬本土文化,翠北教育集团还进行“音乐课堂+小乐器”项目式学习成果展。集团四所成员校基于新版音乐课程标准,结合不同的主题,从内容选定、 设计方案、分组探究、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项目设计,分别以西方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和民歌、中国戏曲、中国民族乐器四个方面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体验、探究、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不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与往届艺术节开幕式一样,本次活动还设置了现场研讨课例。翠北实验小学的李凯迪老师执教的“口琴+歌唱”课例《送别》,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引入“口琴”这一特色小乐器,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和形式,使学生们在聆听、对比、体验、合作中学习歌曲,激发学生表演热情和创新能力,展现了音乐课堂的魅力。

(罗湖区教育局供图 )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通讯员 陈珮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