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假冒未婚女性身份与被害人确定“恋爱”关系,并多次虚构投资开店、店铺需要装修等事实向被害人索要钱财……日前,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提起公诉,目前法院已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
据介绍,家住深圳市南山区的张先生,在某游戏平台结识了“女性”网友萱萱(化名),两人经常在平台上相约打游戏。2022年3月,双方建立男女朋友关系,由于萱萱不时发送自己的照片,使得张先生对“网恋女友”的存在深信不疑。
没过多久,萱萱向张先生透露了想开奶茶店的想法,因为资金不够需要借钱。为了表达对女友的支持,张先生通过微信给萱萱转了人民币1万元。此后,萱萱又以店铺需要装修、付工程款、购买电器、进货、支付员工工资等理由索要钱财,张先生陆续向其转账近70笔,总计达13万余元。
偶然的一天,张先生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女友的照片,可令他震惊的是女孩的资料显示已婚。不解的张先生质问萱萱的身份,萱萱却说用他人照片是因为其是女孩子,不方便在网络上露面。为了打消张先生的疑虑,萱萱打来视频通话,还不时发送微信语音,张先生选择继续相信。
2023年1月,一个陌生账号添加了张先生,对方不仅向他打探萱萱的情况,言语间多次暗示张先生给萱萱打视频通话。张先生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做了,结果萱萱一直未接电话。一头雾水的张先生向对方追问情况,对方打来电话,张先生才听出来是萱萱的声音。
在陌生网友的提醒下,张先生选择报警,这才明白了骗局的来龙去脉。原来,“网恋女友”萱萱竟是男子张某,在发现张先生觉察其虚构的身份后,多次利用其前女友小凡(化名)继续扮演“萱萱”,通过发送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的方式获取张先生信任。
小凡发现张某利用其行骗后,联系张先生建议其报警挽回损失。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但考虑其系自首,且认罪认罚,退赔被害人损失,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友也成为一种潮流,由此结为情侣的情形并不少见。但游离于真实社会之外的虚拟网络,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网恋”诈骗凭借其隐蔽性强、技术门槛低、诱惑力大的特点,一直活跃在我们身边。深圳检察官提醒市民群众网上交友时要及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涉及金钱往来一定要提高警惕,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如果发现是骗局,要保留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