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深圳市龙岗区园山风景区内,一场汇聚全球视野与在地关怀的文化盛会——“山河文明说”博物人文科普实践活动第二期精彩启幕。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做客本次讲坛,为大家分享了《全球视角下的深圳发现》。
从园山出发:
聚焦龙岗山水人文胜地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当天的山河文明讲坛,从民国第一才女、建筑师和诗人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诗句里开启。
随着主持人朗朗的轻诵,与会嘉宾不由停下匆忙的脚步,“偷得浮生半日闲”,驻足于景色宜人的梧桐山下,在“山河文明说”园山专场活动中,近100位嘉宾和观众一同探索山河的奥秘,领略文明的魅力。
活动举办方在现场精心安排了陶笛的演奏。陶艺演奏老师一首悠扬的《故乡的原风景》,让在场的观众仿佛置身于宁静而深邃的故乡,感受一份独特的乡愁与温情。
活动现场,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玉琨向南兆旭颁发了“山河文明讲坛”专家聘任书,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红梅为其颁发了“文化宣传大使”证书。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选择园山作为“山河文明讲坛”的举办地,是因为园山这片承载着澎湃八百年历史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圳自然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文明奥秘,更坐拥“三山两河”的天然景观,独具大自然的滋养之力。
据了解,有史料记载,龙岗的第一位历史人物叫陈康适,他就生活在园山这片土地。南宋时期,陈康适被任命为归善盐场的盐官,在他履职途中经过如今的园山荷坳社区,被这里“两水合夹、群山环抱,诸般山水风土之美”所吸引,便在此定居,开启了龙岗800余年的人文历史。可以说,正是园山的秀美山水和绿美生态,开启了龙岗人文繁衍的历史。
“山河文明讲坛”以此为契机,从自然生态的视角切入,循着园山作为龙岗人文历史发源地的脉络,从龙岗出发,看见深圳,理解中国。
全新探究:
从全球视野解码深圳
作为深圳自然与历史的资深研究者,南兆旭的足迹遍布深圳的山川河流,对于深圳这片土地的自然与文化,他有着深厚的了解与思考,曾著图书作品《深圳自然博物百科》《解密深圳档案》《深圳自然笔记》,也拍摄过《深圳民间记忆》《梦开始的地方》《野性都市》等纪录片作品。
在“山河文明讲坛”园山专场上,南兆旭以《全球视角下的深圳发现》为主题进行主旨分享,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强调关注长居地历史、地理自然的重要性,并提倡用知识与情感推动长居地向好的改变。通过讲述深圳,展现了在一个有限地理空间中孕育出的多样发展机遇和广阔探索路径的城市样本。
南兆旭的分享,融合了全球视野与在地细节,满载着家园情怀,对人们生活着的城市做了一个全新的探究,为观众带来了一个立体、深邃的深圳解读。
“今天的主旨演讲太精彩了,南老师的分享深入浅出,内容详实,既有宏观的全球视野,又不乏微观的在地细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现场观众告诉记者。
本次活动由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指导,龙岗区园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并由城势话语(深圳)智库机构策划与执行。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