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你去哪儿了?文化和旅游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另外,携程平台5月5日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增速高于国内游,而下沉市场增速也超过了一二线市场。
深圳跻身热门目的地前十,县域旅游崛起
读特新闻记者从携程处获悉,今年“五一”假期,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南京、武汉、西安、深圳,深圳位列热门目的地TOP10。
图为社交平台关于“小城游”的讨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五一”的旅游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下沉化趋势。从旅游订单的同比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增长率超过了一二线城市,而县域市场的增速更是遥遥领先。数据显示,扬州、洛阳、秦皇岛等热门三四线城市的旅游订单平均增长了11%,而安吉、桐庐、都江堰等县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订单平均增长36%。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指出,这一趋势与之前的“县域旅游流行,将为旅游市场带来新增量”的预测相吻合。从原因来看,下沉市场基数较低,增长空间更大,同时,游客追求更松弛和更具性价比,加速了下沉趋势。游客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相对轻松、性价比更高的旅游方式,避开人潮拥挤的一二线城市,转向县域市场。此外,下沉市场的住宿和餐饮费用相对较低,也更具吸引力。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县域市场酒店间夜均价仅为一二线城市的一半。
图源携程平台。
“夜间游”升温,部分城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30倍
今年“五一”假期,“四色”旅游是不少游客的旅行关键词。“四色”旅游即公园露营、户外徒步、绿道骑行、旷野自驾等亲近大自然的绿色“洗眼”之旅;逛博物馆、欣赏非遗技艺的古色文化之旅;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传承之旅;追逐音乐节、演唱会、微短剧的彩色圆梦之旅。
图源携程平台。
“久居樊笼里”的都市人群,在家门口寻找现实版“绿野仙踪”。杭州的“柳浪闻莺”、黄山西溪南湿地等景区以其满眼的“绿色”吸引游客驱车前往。同时,杭州、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等城市成为假期周边游的热门选择。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露营类景区、山岳类景区搜索热度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16%、35%。
此外,大西北的旷野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携程的向导包车订单中,约四分之一订单为奔赴“旷野”的绿色之旅,青甘环线、新疆环线、呼和浩特草原环线等热门环线包车游订单同比2023年增长近四成。
博物馆游学和非遗活动同样备受欢迎。“五一”假期,国内主要博物馆的门票订单同比2023年增长超10%,北京、沈阳、成都、西安、开封等城市博物馆门票订单总量比较靠前;而红色旅游相关景区的订单也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其中,北京、延安、南京、丹东等地红色旅游景区最为热门。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节、演唱会等娱乐活动带动了假期期间的旅游热潮,相关搜索热度同比2023年增长23%,并拉动了当地酒店住宿和交通餐饮的增长。
随着气温升高,夜间旅游项目也同步升温。太原、湖州等地的夜间旅游订单增速迅猛,部分城市同比2023年增长超过30倍,展现了“白+黑”旅游新模式的活力。
出境游增长显著,国内游客遍及全球近200个国家
随着出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中国旅游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今年“五一”假期,出入境旅游的订单增速高于国内游。携程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的足迹已遍布近200个国家、超过3000个城镇。在出境游方面,东南亚、日韩等邻近国家及港澳地区备受青睐,而长途旅行则多选择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
入境旅游市场同样呈现繁荣景象。与去年同期相比,入境游订单增长105%。中国单方面免签的12国及相互免签的新加坡、泰国,累计入境游客数量增长约2.5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西安、杭州等地的入境游订单增长速度位居前列。就深圳而言,出境游订单同比2023年增长52%,入境游订单也实现了29%的增长。
图源携程平台。
携程研究院认为,“五一”期间虽然旅游市场异常火爆,但也暴露出部分景区接待能力不足,游客负面情绪较重的问题。可以预期,旅游市场增速将逐步平缓,而随着旅游市场的下沉趋势及入出境旅游的发展,提升国内旅游市场的质量将成为关键。一二线城市如何在高位基础上创新旅游项目,持续增强吸引力;三四线及县域市场如何应对暴涨的客流,“速度降下来、质量提上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旅游市场的主旋律。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