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掌握科技利剑,守护城市安宁 | 奋斗“圳”青春,“五一”我在岗

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图、视频
2024-05-05 10:2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让群众有安全感、度过平安祥和的假期,这就是守护的价值。

“让群众有安全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这就是守护的价值,这样的假期让我感到充实且荣耀。”“五一”假期期间,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打击中心民警张亮向读特新闻记者表示,坚守岗位护平安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现年30岁的张亮已从警八年,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从一名警营新兵迅速成长为令同行刮目相看的反诈“尖兵”。

左一为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打击中心民警张亮。

好学善研,守住群众“钱袋子”

“沉稳务实,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这是张亮在同事心目中的普遍形象。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多发,张亮坦言,初遇新事物时也会有些许困惑,但自己喜欢挑战和钻研,除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也会主动向前辈请教。

张亮分享了一次令他印象深刻的出警经历:“有一次,我们接到线索,有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人员正在对一名年轻女子实施诈骗。我们立即上门劝阻,但多次敲门都无人回应。在搜寻周边及该女子可能去的地方无果后,我们返回其住所再次确认,听到屋内有通话声却无人应门。情急之下,找其家人协助开门,最终在洗手间找到了那名躲藏其中的女子。”

张亮告诉记者,当时,受害人正准备将十多万元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幸而民警及时劝阻,才避免其财产损失。

“诈骗话术能让人失去理智。”张亮深知诈骗分子的不同套路,他强调,这对反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快、更专业、更坚定地应对,才能在与诈骗分子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张亮特别提醒,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骗局,诈骗分子通过寄送带有购物平台二维码的快递,通过诱导受害者扫码后进行所谓的“刷单赚钱”等方式,骗取群众钱财。

如何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张亮表示,一旦发现自己遭遇电信诈骗,应立即拨打96110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此外,他还强调,电诈犯罪,预防更甚于打击。

对此,他提出了几点实用的防范措施:要妥善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下载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了解更多电信诈骗的类型和手法;要摒弃贪图小利等心理,接到各种电话、短信,只要提到转账、密码、验证码,都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切实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拥抱新技术,守护城市安宁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层出不穷,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前所未有。面对这样的挑战,张亮坚信,要积极拥抱变化和创新。

打击电诈犯罪这一新型犯罪形式,对办案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扎实的法律知识,还需要不断探索学习互联网知识、信息通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张亮利用一切时间来提升自己,除了经常向单位前辈、科技领域专业人士、银行工作人员等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他也会关注社交平台的自媒体热点、话题,从中获取破案线索和灵感。

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打击中心民警张亮。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守护城市安全。”张亮分享了近几年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知识,如网络的底层架构、APP搭建以及涉诈网址的分析等。同时,他也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信人工智能技术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警务工作。

谈及自己在工作上的初心,张亮表示:“有案必查、有赃必追、追赃必返,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他希望通过自己与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加安宁的社会环境。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文 葛墨含/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