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中集天达成为全球空港设备制造领域领跑者 | 知识产权助力“20+8”企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文/图
2024-05-01 10: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全球空港设备制造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

主力产品登机桥已遍布全球六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机场,在世界行业排名综合实力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全球市场份额近40%。2019年9月,该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L3级登机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蒲机场正式启用。2023年9月,该公司研制的全球首条远程无人驾驶登机桥(L4级登机桥)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顺利完成首个载客航班保障任务……

这家创下多项全国和全球第一的企业,叫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下简称:中集天达)。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一直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及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集天达持继创新,构建以登机桥为中心的产品生态圈和知识产权防护网,成功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成为了全球空港设备制造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

截至目前,中集天达获得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应用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殊荣。日前,记者来到中集天达,探究在“20+8"产业政策下,中集天达不断创造辉煌的“奥秘”。

专利与市场价值结合

累计申请专利超530余项

“四型机场”是这几年机场建设的主题,“少人化、无人化”已成为机场建设和运营的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和大算力软硬件的发展使无人驾驶登机桥具备融入应用场景的条件,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空港设备和登机桥产品发展情景广阔。

从1989年起,中集天达坚持创新驱动,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十亿元,截至目前,中集天达累计申请专利超530余项,其中包括90余项的国际专利,在登机桥方面,拥有140余项授权有效专利,其中发明授权有效专利107余项,发明占比76%,位居行业第一。中集天达的专利连续获得第16/17/18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以及2014年度和2015年度广东专利奖金奖和优秀奖。

中集天达坚持以“专利与市场价值结合”为导向,大力倡导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鼓励专利技术在产品上实施,通过专利技术提高产品可靠性、安全性,专利技术的实施率超95%;在全球广泛专利布局,例如:飞机泊位引导系统研发项目已布局27余件专利申请、基于新欧标升级的研发项目已布局35余项专利申请、无人驾驶登机桥研发项目已布局30余项专利申请。

“‘20+8’产业政策的出台,给中集天达带来新利好。”技术部经理向卫分析说,中集天达主营业务为空港装备制造,空港装备制造服务于空天技术产业,已纳入“20+8”产业集群。空天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将带来对空港设备的更多需求和更高要求,必将给坚持创新驱动的中集天达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四型机场”,中集天达已着力研发更加绿色、低碳和安全的空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登机桥),与“20+8”中的“绿色低碳”不谋而合;中集天达作为软硬件结合的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制造装备和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集群的技术发展,也将使得中集天达的生产制造更进一步。

敲开欧洲市场大门

谁技术领先谁就有发言权

中集天达主要专利项目包括:A380高桥研发项目、飞机泊位引导系统研发项目、基于新欧标升级研发项目、无人驾驶登机桥研发项目等,依靠技术的领先性和先进性,形成中集天达的竞争优势。

2002年起,空客公司着手推出双层客舱机型-A380,登机桥厂家相继投入服务A380桥型研究,从 2002-2015年定义为高桥时代,谁技术领先谁就有发言权,并有机会成为登机桥行业冠军。从2004年开始,中集天达持续投入关注与研究A380高桥。2005年5月,中集天达参与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8条登机桥更换项目的投标,获得合同。中集天达敲开了被欧美厂商(主要竞争对手蒂森)长期垄断的欧洲市场大门。

中集天达参与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登机桥更换项目时,遇上重重困难。项目高标准,全部采用欧盟标准;严要求,许多内容需要欧洲的专业机构签字认可;创新点多,累计45项部件级研发与创新,特别是机场要求A380高桥采用4轮独立驱动;工期短,合同于2005年6月份签订,第一个机位的登机桥2006年1月份要运抵现场,并于3月份交付使用。

面对困难,中集天达成立了项目领导班子,按合同规定的登机桥现场架桥验收为终极目标,倒排推演每一个关键节点,核实该节点各分项工作达标任务,组织公司、集团等多方资源,编制项目总体与分项工作计划;根据项目计划,结合公司内部与外部资源,成立了多个技术攻关小组;按照公司新品研发流程,前期方案评审加大投入,达成共识后,想方设法第一时间组织验证;最终在全体员工加班加点、艰苦奋斗下,逐一解决在研发、测试、生产、运输和安装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最终按期顺利交付。

项目的成功交付,中集天达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尊重,之后中集天达在欧洲市场的登机桥占有率逐步提升,并到达了目前的欧洲占比60%,让中集天达的登机桥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帮助中集天达一步一步成为了如今的登机桥世界第一。

坚持进行专利布局

形成知识产权防护墙

研发专利项目的创新之路充满艰辛,中集天达为何还要下这么大的功夫?2000年新年刚过,中集天达曾面临灭顶之灾,与美国FMC(下属的Jetway公司)的知识产权仲裁败诉,出现严重资不抵债+市场被打压严重萎缩等极其困难局面,中集天达从那时候就意识到,技术落后就会挨打,必须拥有自己的独特技术和自己的知识产权。

在不断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中集天达一直以来坚持进行专利布局,形成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防护墙,当发现被侵权时及时出手以专利维权维护自身权益,例如2011-2016年中集天达起诉蒂森侵犯A380高桥辅助支撑专利;2011年中集天达起诉浩博(浩博国际(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侵犯遮篷专利。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项目的创新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中集天达始终坚信,只有坚持不懈地下苦功夫,才有可能收获累累硕果和保持领先。

2023年,中集集团以“加快构建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战略主题,中集天达作为中集集团的下属企业将高质量发展融入至各项经营活动中。技术部经理向卫(职务人名)表示,中集天达作为制造业企业,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就在于持续不断地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始终掌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先进技术、领先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世界范围内空港装备领域竞争一直很激烈,虽然中集天达现在在登机桥产品方面综合实力第一,但是回顾来时路,仍需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唯有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进行自主创新,才能战胜新的挑战、战胜竞争对手、稳固自身地位、高质量持续发展。

深圳营造优质经营生态

让企业获得市场先机

中集天达的发展,得益于深圳这片知识产权沃土。向卫对此赞不绝口。他说,深圳作为创新之城,其产业链和各类技术企业特别多,整体的竞争氛围较为激烈,但与此同时,整体的自主创新氛围和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很好,各类大中小企业均积极投入研发创新以形成各自的技术优势,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政府每年会出台各种政策、专项资金来鼓励和激励自主创新;深圳市各相关部门每年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保驾护航,无论是行政保护还是司法保护都在全国领先,像中集天达这样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在深圳感觉很踏实;深圳的各项知识产权服务也非常全面,例如专利预审、知识产权代办业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保护中心、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例如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等等,全是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深圳每年的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也非常优秀,不仅有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知识宣传,也时常会有关于优秀企业的宣传,各项知识产权培训也是涵盖企业知识产权实务的各个方面。

向卫表示,中集天达将继续扎根深圳,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加大知识产权布局,完善知识产权风险监控,利用知识产权增大市场开拓机会,获取市场先机,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领先性。

编辑 秦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