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4月30日讯(记者 李林青 通讯员 林霖)近日,深圳龙岗区宝龙街道某小区后山出现了“致命毒物”——致命鹅膏(又名“白毒伞”),其所含毒素比银环蛇更为致命,且毒素在蒸煮烹炸后依然存在,误食死亡率可达75%,是蘑菇界名副其实的“毒王”。白毒伞外形迷人、整体纯白,荷叶似的盖子下有米色的鳞片,集中出现在2-5月份。
不采也不吃来历不明的蘑菇
深圳正值春夏之际,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期,其中可能就隐藏着毒蘑菇。有专家提醒,蘑菇的种类千千万万,即便是专业人员,对于不同类型的毒蘑菇,也需要在实验室才能进行辨别。因此,避免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采也不吃来历不明的蘑菇。
凤凰山森林公园登山道背阴处的致命毒物“白毒伞”。
看似纯天然无公害的野生蘑菇,稍有不慎采摘食用,就会严重危害生命健康。为此,今年凤凰山森林公园共出动67名人员清理毒蘑菇,共清理毒蘑菇5.2公斤。
常见的毒蘑菇类型有哪些?
广东省是毒菇中毒事件的高发地区。深圳疾控专家曾组成科考队对梧桐山、凤凰山、银湖山和碧岭及周边地区野生蘑菇的分布和种类进行了科考和采样,在深圳发现了以下4种最常见的毒蘑菇。
1.致命鹅膏
会对人体造成急性肝损害。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惨案,导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被称为蘑菇界的“毒王”。
2.假褐云斑鹅膏
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可能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粉孢牛肝菌
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会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4.丝盖伞
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中毒后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
除此之外,华南地区还有以下毒蘑菇“常见款”:
如果不小心吃到了毒蘑菇应如何自救?
编辑:李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