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新闻系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于粤海校区举行。40余名毕业生分为11组,分别上台展示选题新颖、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以这一方式为大学生活画上句号。
据了解,毕业生们在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选取各种极具社会意义的题材,在广州、深圳、潮汕等地开展全方位采访。选取的题材包括“精神障碍患者”“工地女性”“双减政策2周年”等。展示环节中,同学们运用视频、平面等多种手法,将调研内容娓娓道来,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选题关注当下 调研深入一线
26日早上8点半,毕设答辩正式开始。当天虽是暴雨天,但现场被学生、老师、评委、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麦当劳六格小食拼盘”小组的毕设作品《“双减”两年之后:我们的孩子变轻松了吗?》把目光投向“双减”政策,回望“双减”政策实施两年后的效果和影响;“SZU劳工部”小组带来《对working holiday maker的调查研究:中国女性在异国他乡的突破》,调查式采访了八位来自中国的女性打工度假者,了解中国女性异国打工度假的原因及现状;《正常与非正常之间:精神病人掉进系统》围绕精神障碍者展开;《新一轮科技浪潮下的无障碍企业》另辟蹊径,关注媒体较少关注的无障碍辅助话题;《打破次元:国内“地下偶像”产业现状新闻调查》带领观众来到地下偶像的世界,感受年轻人们追求梦想的热情。《犬绳握在谁手上?深圳人犬共生探索实录》聚焦城市犬只治理难题展开探讨;《剑指金中——潮汕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纪实》关注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新规;《她立于瓦砾之中:深圳工地女性生活纪实》的小组成员走进龙华工地,走近了工地上的女性“她们”的生活;《逐梦短剧圈:对一场流量狂欢的纪实》着重关注市场上火爆的“短剧市场”。
关注城市治理、科技前沿和底层人群是本届毕设的三大方向。同学们在前期准备的20几个选题中精心挑选,从选题可行性、采访难易度出发,实打实了体验了一把新闻热点的诞生。
《犬绳握在谁手上?深圳人犬共生探索实录》小组在调研过程中,向各区城市管理局、民间协会组织、专家、个人等展开采访,他们深入流浪动物救助组织线下活动以及宠物收治基地,参与到犬只救助工作中。组员方漪澄说:“采访作为一名合格记者的第一堂必修课,需要作为从业者和学习者的我们不断学习,强大自身。”
在接近一个月的采访周期里,《逐梦短剧圈:对一场流量狂欢的纪实》小组成员感受到了短剧圈演员、导演们对行业的热忱。着手开始采访后,他们与从业者进行了沟通和交流,邀请从业者逛校园,参观他们的工作室,进入剧组和工作人员一起早出晚归。在与制片的沟通中,组员彭玮彤了解到,一部短剧需要在短时间内筹备多个事项,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是这个行业的常态。“当我只是观众时,我会因为一个剧情点去观看一部剧集;当我作为记者时,我会为了了解行业现状而去挖掘背后的真相。”
业界大咖指点 助力学生成长
11个毕设小组展示结束后,现场评选出了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分别为《试管求子路:女性反常规与孤独生育之路纪实》《正常与非正常之间:精神病人掉进系统》《她立于瓦砾之中:深圳工地女性生活纪实》《对working holiday maker的调查研究:中国女性在异国他乡的突破》。
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是深大新闻系历来的传统,现场除了有新闻系教师之外,还邀请了三位业界专家担任评审,分别是《北青深一度》主编宋建华,谷雨实验室总监赵涵漠,以及《人物》杂志主编张寒。此外,今年新闻系毕设嘉宾、评委阵容空前庞大,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莅临现场。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周裕琼在总结致辞环节说,毕设是学生走向社会前最后的一次大练兵。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历年以来就有学弟学妹为大四毕业生做志愿服务的传统,因此,传播学院的毕设答辩不仅仅是业界、学界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也是毕业生给学弟学妹们上的重要一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陶建杰关注深大本科毕业设计多年,提出了几点建议: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二是选题要有想象力,要突破常规;三是结论要有一定的颠覆性;四是选题要有时代关联性;五是作品要有好的故事。
本届毕设作品精彩纷呈,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北青深一度》主编宋建华从选题、采访和写作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本次毕设学生们存在的普遍问题。
被拒后越挫越勇 耐心攻克终获成功
获奖作品中,一二三等奖都有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陈显玲的指导。通过跟学生们在毕设上的“亲密接触”,陈显玲对教过的学生多了一些其他维度的了解。
这期毕设,学生们关注的视野更广泛了。“每组同学都要报20多个选题,由指导老师和学生不断碰撞,根据选题公共价值、可行性、完成维度等,确定最终选题。”陈显玲对记者说,“虽然有些选题公共价值大,但学生不一定能实现,比如操作难度大,关注维度单一、采访体量不够等,那么这些选题也要被筛选掉。年轻人注重自我表达,有些选题虽然指导老师觉得实现难度大,但如果学生坚持,我们就尊重学生。”
当被问及采访样本的选取是从何来时,陈显玲告诉记者,都是学生自己去寻找的。“毕设期间,我不断地给学生签采访函,有时候他们直接拿来十几张,厚厚一叠。因为采访过程中,他们不断被采访对象拒绝。比如《她立于瓦砾之中:深圳工地女性生活纪实》选题,在进行到第一个月时,项目推进不下去了,同学们不断被拒绝,积极性很受挫。我们就鼓励他们。直到项目结束前一个月的三八妇女节,同学们买了上百支康乃馨到工地分发,这个时候他们觉得和工地产生了直接链接,随后便找到了一个愿意让他们住进去的工地,选题才最终成型。”
据了解,同学们的调研成果会先发表在深大新媒体平台《新新报》上,这引起了不少社会媒体的关注。这种关注给了学生一个正向反馈,即自己做的东西被更多人看见,动力更足了。
其实早在毕设选题发布时,就不少媒体慕名而来,表达对选题的兴趣,希望跟学生合作。“有些小组的选题好,文笔也好,媒体就会向他们伸出招聘橄榄枝。像‘潮汕民办义务教育改革纪实’,就吸引了财新记者与学生对接。”陈显玲说。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