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年,采访200余位重要亲历者,积累原始田野笔记逾百万字、电子影像及视频近100G。”一组数字显示了一部作品的“厚重”,4月26日,“逐梦珠三角,水润大湾区——长篇报告文学《脉动大湾——国家超级地下调水工程纪实》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功举办。

研讨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水利厅指导,广东省出版集团与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承办。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广东省水利厅和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领导,梁鸿鹰、徐可、李朝全、杨晓升、王国平、张从联、王辉等有关领导、专家,以及作者赵川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由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主持。
湾区“潜龙” 意义非凡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周年。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湾区,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科技创新载体、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生活圈等多个领域,彰显蓬勃发展态势。
大湾区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系发达、降雨丰沛,历史上并不觉得缺水。然而在近四十多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型崛起的城市群,长期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深圳更是与北京、天津等老牌缺水城市共列“全国七大最严重缺水城市”。
大湾区,一边是人口、经济高度集中的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逼近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另一边是水资源总量为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仅为1.3%。优化东西部水资源配置,成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大湾区“超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应运而生。该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和广东省“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的重要项目和水利基础设施。
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沿途输水至广州高新沙水库、东莞松木山水库、深圳罗田水库,以地下深层隧洞形式穿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工程由一条干线、两条分干线、一条支线、三座泵站和四座调蓄水库组成,其中包括新建的广州高新沙水库。

真实还原 精神提炼
报告文学《脉动大湾——国家超级地下调水工程纪实》精选版首发《人民文学》杂志2024年第1期,单行本由花城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作者赵川深入工程建设一线,采访了200余位重要亲历者,积累原始田野笔记逾百万字、电子影像及视频近100G,真实还原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过程,深度讲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智慧水利故事,深情刻画一批“全国工人先锋号”“时代楷模”的奋斗者群像。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表示,今年有一个热词叫“新质生产力”,今年1月30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大胆创新,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攻克世界级难题,开展科研课题40项,到目前为止一共取得33项国家级专利。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作者赵川历时五年,采访了200多位参与者,积累超过100万字的笔记。“很多人觉得面临大量选材是一个困境,但我觉得这时候应该祝贺写作者有大量素材可以优选。这本书里,每一章每一节都有作者的脚印在里面,这是我特别感动的。”

广东省水利厅表示,工程对支撑大湾区经济发展,尤其对香港的繁荣稳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书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示了新时代水利人的精神。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领导指出,水,就是“脉动”,水脉相当于一个城市的血脉。大湾区同根同源,习俗相亲,人文相近,所以“脉动”是大湾区的生命之动,对大湾区的建设发挥很大作用。而这个工程的指挥部,就设在广州市南沙区。
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认为,作品对水利、大国制造、工匠精神的提炼过程中有很多关于大型设备和水利规律的描述。水利对整个民族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水,我们根本没法存在,而怎么发挥水之利,发挥它的最大极限,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奉献精神。这部作品有很多可圈可点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的地方。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作品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通过西水东调工程,反映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罗田水库工程中主人公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爱护,既是对绿水青山理念的践行,也是美丽中国的实际行动。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表示,该书题材非常独特,一般修水利工程都在地面上修,而珠三角配水工程是在地下修,这是很吸引人。它跟港珠澳大桥一个地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大家肉眼能看见的,一个是肉眼很难看见或者看不见的工程,两个工程相映成趣,非常有意思。

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晓升认为,作者描写了从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施工技术人员到普通工人等众多劳动者群像,挖掘了工程成功的秘诀和内核,从而提升作品的说服力,也增强作品的力度和深度。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作品把科学、技术、工程比较硬核的内容与精神文化进行碰撞,一个工程过于强调科学逻辑,有可能陷入工具理性里,而这部作品更多的是讲文化和精神层面,特别是讲三个“留给”的文化,精神文化的注入,一下子让作品立起来了。

人物群像 立体丰满
水利专家,广东省水科院副总工程师张从联说:“水利工作者给人的形象一般都比较朴实,经常冲到最前线,跟水、土、泥巴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社会对水利人的理解和了解也不是太多。这本书对于提升水利工作者的形象、增强水利工作者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非常有意义。”

工程专家,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辉对该作品在文学界引起关注表示了感谢,并希望通过作品能让更多人了解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我初读的时候还没有感受到文学乐趣,反复阅读后发现自己已经是书中的人物,这让我非常感动。”

该书作者、深圳报业集团高级记者赵川在会上分享了采访、创作过程中的心得。“这个工程团队是我从业三十多年以来遇到的最令我感佩的队伍。时代楷模群体是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但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只是想把工作做得极致,把这份活干到尽善尽美。我作为一个新闻人、一个作家,我的理念是回归到人,写普通人的故事。”

编辑 王雯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读特热榜
1多措施为学生按下“减压键”,深圳有学校开始试行无作业日啦!
2第138届广交会圆满收官,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届增长7.5%再创新高
3某三甲医院招聘护理岗月工资“0K-1K”?院方再次回应:标注错误,深表歉意
4146家企业的191个项目获评,彰显深圳创新实力“深圳企业创新纪录”出炉
5创下多项第一,明阳集团正在海上追风逐浪新能源
6全球首台!“明渔一号”引领风渔融合,开启一片海多份收益
7烂梗“侵”校园,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孩子们好好说话?
8深圳一74岁老人独自爬山失联,营救细节曝光:无人机定位在凹坑处找到老人,无大碍
9再创“双星”佳绩 深圳两作品获第二十届群星奖
10泽连斯基:美国应对向乌提供远程武器持开放态度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00:05深圳福田上步绿廊把琴房搬上了树屋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