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街道:打造51个城市公园喜迎中大深圳校区师生

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姚礼文/文 通讯员 钟哈林/图
2020-08-31 18:49
摘要

在新湖42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51个口袋公园,总占地面积达220万平方米

走在新湖街道的主次干道上,随处都能看见独具特色的街角城市公园,有的像光照未来,璀璨绚丽、流光溢彩;有的像百花园,四季繁花、芳香浓郁……据统计,在新湖42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51个城市公园,总占地面积达220万平方米。公园不但数量多,而且各具特色,不仅能让市民“出门见绿、500米见园”,更能让中大深圳校区的师生随时感受鸟叫虫鸣、青草花香。

从“牛粪味”到“鸟语花香”          

新湖街道地处深莞交界处,是原光明国营旧农场所在地,城市配套不完善,市民走在公常路上,远远就能闻到“牛粪味”。在圳美石介头生活了40多年的吴阿姨告诉记者,以前公园数量少,设施不齐全,很多地方荒草重生,夏天散步总担心会踩到蛇。近几年,环境变美了,公园数量一下子就多了好多,走到哪里都有公园。

作为光明科学城核心承载区,新湖街道可谓寸土寸金。但如何在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陈铺锦绣,建设数量众多的公园供市民休闲,是摆在新湖街道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今年4月,光明区成立了全域景观项目指挥部,共有23个单位参与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城核心区域的城市环境。项目指挥部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组织过万人开展城市大会战,采用“见缝插绿”的形式,“挤”出城中村空地、住宅区边角、道路两侧等可用空间,建成社区小公园、街心公园、城市公园,基本实现了市民“开窗就能见绿,500米就能见园”的休闲愿景。现在,走在新湖大街小巷,鸟语花香成了新湖居民生活的新常态。吴阿姨告诉记者,每天吃完晚饭,去新建成的公园散步,成了她一家人的习惯。

从“杂木丛生”到“新晋网红”            

从龙大高速楼村出口出来,就能看到一个充满现代感的巨大云环矗立在公常路边,云环后面的石阶有层次感地向上堆叠,周边的植物种类及高度错落其中,形成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新湖街道2020年度的新晋“网红”——云环公园。

公园占地不大,但夜幕降临时,云环灯光亮起,这里成了市民嬉戏的热闹场地。在附近生活多年陈先生还记得,以前这里只是小山坡,长满了杂木杂草,堆满了各种杂物垃圾。

化腐朽为神奇,变荒地为景观,是新湖街道用心打造高质量人居环境工作重点之一。光照未来公园、新湖广场公园、鹿珠公园、中大附七城市公园等等,这些新打造的精品公园,不仅建设标准高,而且融入新湖特色文化和科学城元素,扮靓了新湖市民生活,将光明区的“公园之区”建设品质提到新高度。

“工匠精神”浇筑“全域皆景”            

每天早上7点之前,到各个工地现场查看质量、进度和安全;每天晚上6:30开工程例会,解决当日问题;每天晚上10点到工地现场查看进度,这是新湖街道城建办工程组的一天,也是光明区全域景观提升指挥部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全域景指挥部副指挥长黄文辉看来,城市的品质就体现在公园建设和管理的细节上,通过细节传递出城市的温度。作为施工负责人,既要抓进度,又要保质量,不仅需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将心比心、为民服务的换位思考。

新湖街道党工委书记褚宏表示,服务保障好中大深圳校区师生是新湖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接下来,新湖街道在“硬环境”提升的基础上,着力抓“软环境”升级,让企业家安心在新湖创业,让市民向往在新湖安家,让中大师生安心在新湖教学,打造出适合科学家智创的环境土壤,让新湖的每位市民都能享受科学城带来的红利。

编辑 昌慧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姚礼文/文 通讯员 钟哈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