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参与度,福田区海绵办联合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与大自然保护协会,于8月27日至28日共同推出了第二期“海绵城市社区科普导师”工作坊,20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社工及志愿者参与培训。
大自然保护协会老师授课
2016年,深圳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推行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的新型城市建设理念。本次培训基于《海绵进社区——环境生态主题课程》开展,课程以雨水花园为主题,涵盖社会治理与社区营造、海绵城市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组织方法、社区经验分享、实操培训五大版块,结合E-STEAM教学理念,围绕社区场景认识雨水花园,了解海绵城市。
老师带领学员做土壤试验
培训中大自然保护协会老师们带着大家从“认识彼此,认识海绵城市”开始,学习了“海绵城市主题教育课程”和海绵科普教学的组织方式,为第二天的实操培训打好了理论基础。
大自然保护协会导师授课
第二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动手设计雨水花园,为大家详细讲解雨水花园的布局、土壤、雨水组织、植物选取等,学员们通过亲手设计分享了各自的雨水花园,将游乐园及种菜的方式融入到花园中,不仅仅是雨水管理的概念,还具备跟居民息息相关的功能,更加能够将新的概念贴近日常生活。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这批导师会将“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理念带回个人的工作领域,在福田区落地海绵城市宣传项目,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希望引导公众参与区海绵城市建设中。
本期学员合影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