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 我来讲’广州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大赛成果展示高校专场”在广州大学举行,约400余人参与。据介绍,“新时代 我来讲”广州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大赛旨在挖掘、选拔、培育一批政治素质过硬、表达能力突出、热爱宣讲事业的百姓宣讲员队伍。
此次宣讲活动故事主题从“一窗山海 千年传承”,到“烈士的无字家书”“生命的承诺”“不朽的乐章”“子承父志 一生深潜”,优秀百姓宣讲员代表、青年大学生代表们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观众讲述时代的变迁、讲述属于广州的生动故事。
台上的“主角”有抢救点心的酒店艺术总监,有安全守候回家路的航空公司高级工程师,有漂洋过海的中医医师,也有社区里的普通民警,一场宣讲徐徐展开城市发展的画卷。其中,辛亥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郭斯仪叙述“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与妻子李志强的故事。横跨七年的54封书信,不仅是他们二人爱情的见证,更是其革命信仰的见证。在朗诵《那一年 中国青年正十八》中,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庞婕、刘雪仪、吴彤三位同学讲述1980年中国青年成为个体工商户的故事,穿越时空的对话,展现战火中的青年与春风里的敢为人先。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付洪宇分享的故事是自己在大学阶段曾面临自我怀疑和迷茫,而后在师兄鼓励下勇于追求目标、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的故事。如今,他已被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曾科学带来中国医药享誉海外的故事,从莫斯科的出国首秀到援非抗击埃博拉病毒,再到南太平洋岛国进行的巡回医疗,展现中国医药与世界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精神。曾是一名军人、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广州大学地理师范专业学生翁贵龙感受到,这些宣讲故事不仅是一段段文字,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当代青年要从烈士们身上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团委书记韩宝玉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干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自己将把此次宣讲会的案例作为今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营养剂”,用宣讲会的“盐”,讲好“新时代的味”。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