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我国城市可持续性、包容性、创新性发展,深圳大学课题组发起无障碍城市指数的编制工作。4月21日,中国无障碍城市指数编制专家论证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残联、高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的领导、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围绕无障碍城市指数编制工作展开圆桌讨论。

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指出,无障碍城市指数编制正当其时,填补了无障碍建设的空白,是令人欣喜的尝试。他建议指数的编制应当以法律为依据,分层、分类、分级,确保切合实际。同时,他强调无障碍建设工作应当让广大志愿者参与进来。
在会议的开幕致辞中,深圳大学副校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残疾人事业研究中心(基地)主任李永华教授强调了无障碍城市指数对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水平的重要性。他提出,无障碍城市指数不仅能够量化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标准,还能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融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黎建飞认为,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重点及难点包括正确的法律解读、司法实践中积极援引法律并形成指导性的司法判例、加强媒体对法律实施的宣传报道和无障碍相关的学科建设。

深圳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基地)执行主任周林刚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从指数提出的背景、设计逻辑、评估维度及方法和预期成效四个方面介绍了无障碍城市指数编制的基本构想。
北京大学教授俞可平在总结讲话中,从5个方面分享了由深圳大学发起无障碍城市指数编制工作的缘起和思考。
专家们的建议为无障碍城市指数的编制拓宽了思路。与会者对无障碍城市指数的编制和实施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专家们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无障碍城市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谐、可持续的社会。
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唐光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东道主广东队获得第四名,担纲第一棒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结束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你知道“苏神”跑的是第几棒吗?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