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湖植物园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白鹭 王桂花 文/图
2024-04-18 12:07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城市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4月17日, 仙湖植物园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学术委员会成立活动举行。

4月17日,“仙湖植物园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学术委员会成立活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中国科学院匡廷云院士、康乐院士、种康院士等参加。据悉,成立该院士工作站,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和仙湖植物园的特色优势,搭建一流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深圳创建国家植物园,为全省、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揭牌仪式上,广东省科协一级巡视员范英妍宣读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建立广东省院士工作站的通知》,指出院士专家工作站是院士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仙湖植物园高质量发展、建设深圳国家植物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国宏在致辞中表示,在仙湖植物园成立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强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杨焕明院士为中国大型基因组以及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仙湖植物园作为深圳植物学和园林园艺研究的专业机构,也持续在植物保育、科研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成效,目前保育植物12796种,特别是在植物生命之树构建和苏铁、蕨类、苔藓、秋海棠、木兰等植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揭牌仪式上,杨焕明院士就院士工作站在植物多样性研究与资源开发,尤其是植物基因组数据、重要性状基因挖掘及功能鉴定、植物多样性和资源开发利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分子育种等研究领域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他倡议,要抓住机会、重点发力,探索物种进化与环境适应的原理机制,加快新品种培育,探索构建产业化推广应用技术体系,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管理做好园林领域科技支撑,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揭牌仪式结束后,院士工作站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仙湖植物园缅栀书吧召开,各院士专家围绕仙湖植物园学科发展等积极献言。会议认为,院士工作站的设立是以大湾区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植物学和基因组学为突破口,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建设青年拔尖人才“后备军”,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仙湖植物园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承担132项科研课题,获国际、国家、省部级和地方67项奖励。其中,历时十三年,于2017年完成全套4卷共800万字的《深圳植物志》编研及出版工作,收录了深圳野生和常见栽培植物2732种,是对深圳植物多样性最系统、最完整的总结,成为全国地方植物志中水平最高的志书之一。仙湖植物园基于本园的活植物收集,对苏铁目、木兰科、苔藓类、蕨类、苦苣苔科、秋海棠科等重要植物类群和及其基因组开展了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利用资源收集优势,主持或参与了角苔、苏铁、买麻藤、百岁兰等多种关键进化节点植物及药用、园林植物的基因组研究,重点围绕植物起源进化及适应性演化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还承担了非洲重要植物资源南方保育基地维护与运行。

当前,仙湖植物园正在努力创建国家植物园,将打造兼具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物种保育、高质量科普教育和全方位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性植物园。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岛屿,围绕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园林园艺技术创新、可持续城市生态建设,打造高水平综合性研究机构。同时,以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分类学与系统学、基因组学、园林园艺、城市生态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升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仙湖植物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白鹭 王桂花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