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峡华南分公司:“三式”监督工作法,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力”

中建海峡华南分公司 通讯员 周必昀 李鸿
2024-04-17 19:26
摘要

中建海峡华南分公司纪委坚持“三式”监督工作法,充分释放监督效能,积极探索技术创新途径,以精品工程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描绘中建色彩。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建集团“一六六”战略路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一六六”战略路径落实落地,中建海峡华南分公司纪委坚持“三式”监督工作法,充分释放监督效能,积极探索技术创新途径,以精品工程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描绘中建色彩。

形成“嵌入式”监督合力,夯实履责尽责根基

强化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中建海峡华南分公司纪委紧扣“一六六”战略路径相关要求,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监督推动该分公司党委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督促各部门、项目深入学习领会集团“一六六”战略路径精髓要义,强化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将“一六六”战略与企业经营发展有机融合,有力有序推动“一六六”战略路径落实落地。

领导班子学习领会中建集团“一六六”战略路径

强化整体部署,聚焦责任目标。该分公司纪委围绕全年工作重点,制定“一六六”监督暨政治监督工作方案和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和重点举措,加强科技创新专项行动的主体责任与履职责任的落实力度。督促责任部门按计划逐步推进工作任务,同时将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延伸至项目层面,联动项目开展下沉监督,确保创新驱动在项目上的贯彻落实。

召开“六个专项行动”推进会

整合“融入式”监督优势,锻造敢为能为先锋

统筹策划强管理,完善机制促落实。督促科技管理部启动“方案集约编制”策划,提高方案编制质量及效率,制定编制清单、明确时限及责任人,进一步提升技术骨干“基本功”;制定“微策划”管理制度,作为项目开工策划的延伸与补充,弥补项目实施阶段的策划能力不足,打通开工策划到现场实际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多维精准强赋能,以师带徒促成长。紧盯科技系统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督促责任部门设置轮岗机制,该分公司总部及项目人员定期轮岗,上锤下炼提升综合能力;结合科技管理部的年度目标,制定各阶段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受众定期开展培训。在分公司范围内开展导师带徒“传帮带”活动,给予学员详细的培养计划与成果指标,指导的同时也进一步压实责任,为该分公司创新培养了人才梯队。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多方竞赛强素质,以赛代训促提升。聚焦专业人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督促责任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大赛、知识竞赛、项目观摩策划及观摩会讲解、第三方评估模拟演练活动、优秀项目对标学习活动,以赛代训,将技能传授与岗位竞赛相结合,提升主人翁意识,掌握实操技能,增强青年员工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前后孵化出超高层专业建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和BIM+智慧建造创新工作室。

 

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发挥“跟进式”监督效应,构筑创新战略矩阵

科技创新创效成果显著。中建海峡华南分公司纪委以创新为驱动力,监督推动责任部门加强分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注重研发成果的有效转化。截至目前,科技研发课题共计23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荣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3项,市工法1项、局级工法2项;科技论文12篇;国家级、省级、市级QC成果40项;主编深圳市团体标准1项;荣获BIM应用类奖项国家级、市级共计6项;荣获福建省科技创新成果2项;立项市级科技示范工程3项,通过验收局级示范工程“优秀”1项。

智慧建造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有力督促科技管理部加强智慧工地建设,推广“新型智能工程测量机器人”“拉毛、清扫、整平、抹光智能机器人”应用于超高层项目及厂房项目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同时强化BIM技术应用,助力分公司在快速建造、绿色建筑、智慧建筑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技术创新、技术攻关

产学研用融合凝聚创新力。科技管理部通过邀请深圳市建筑业协会、瑞捷、广州市质安站等专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技术培训交流会,如《工程创优》《新技术应用》等,同时开展“走出去学”,进一步提供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下一步,中建海峡华南分公司纪委将持续立足监督专责,深入总结监督经验,不断巩固监督成效,以科技创新创效助力优质履约,全力推进创新驱动专项工作走实走深,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 杨茜雅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