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也有可能被大风卷出窗外。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局部突发大风雷电和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当晚,该地南昌县八月湖路一小区因强对流天气致四人死亡引发关注。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截图。截至4月1日,此次强对流天气已造成南昌市4人死亡,10余人受伤。
4月2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面对威力如此巨大的强对流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
了解“强对流天气”这个暴躁的家伙
强对流天气是个名副其实的“急性子”。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定义,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大体可归纳为飑线、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雷暴等六类。
它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发生季节早结束迟,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南方要比北方来得早,而广东省的强对流天气全年都可能出现。二是强度大、破坏性强,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灾害天气。三是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有明显的突发性,生命史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遭遇强对流?这份“保命指南”请收好!
遭遇强对流天气,该如何避灾避险?应急管理部针对短时强降水、龙卷风、雷雨、大风天气、冰雹等具体情况,给出了以下建议:
· 遭遇短时强降水,该怎么办?
对于行人来说,务必远离积水区域,避免在积水中行走,同时要特别小心避开漩涡,警惕井盖、下水道以及排污井等潜在危险。此外,还要避免与落地的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等含金属物体发生接触。
对于驾车人士而言,在强降水天气中,应尽量避免进入隧道。当遇到涵洞、隧道、低洼地以及立交桥下等不明积水路段时,最好选择绕行。如果不幸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留在车内等待,而应迅速下车并转移到高处,等待救援的到来。
此外,还需要谨防因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当遇到泥石流时,应立即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逃离。同样,如遇山体滑坡,也应迅速向两侧逃离,尽量避免潜在的危险。
· 遭遇龙卷风,该怎么办?
如果身处家中,切记要远离门、窗以及房屋的外围墙壁。寻找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尽量抱头蹲下以保护自己。而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则是最为安全的躲避场所。
若正在驾车,应立即向龙卷风相反的方向驶离,或者迅速离开车辆,前往附近的低洼地带以躲避。如果身处户外,应迅速找到附近的低洼地,并尽量匍匐于地面。但同时,务必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以及围墙等潜在危险物。
在面临电杆倒塌、房屋崩塌等紧急情况时,务必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事故发生或引发火灾。
· 遭遇雷雨天气,该怎么办?
首先,要远离制高点,避免在山顶或高丘地带逗留。同时,切勿在无防雷设施的地方避雨,也不要在户外空旷场所垂钓。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以及旗杆等危险物体也应尽量远离。
此外,避免使用金属工具,包括带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和铁锹等。如果佩戴了金属架眼镜或手表,也应及时摘下。若是在骑车,应尽快停下并远离自行车。
同时,谨记关闭手机,特别是在高山顶上,以避免引发危险。杜绝一切可能带来风险的行为,如不宜在雷雨天洗澡,严禁使用与太阳能热水器相连的取水设备。尽量远离窗户和金属门窗,若遇到停电跳闸情况,切勿触碰配电箱。
· 遭遇大风天气,该怎么办?
首先,要避开“狭管效应”,在走路或骑车时,尽量减少穿越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以降低风险。同时,需格外小心高空坠物,商家店铺应检查自家广告牌匾的牢固性,而居民则应自觉清理阳台上的物品,以防物品被风吹落造成危险。
在停车时,最好选择远离大树、广告牌、高楼等潜在危险物的地点。出行时,也要避免紧贴老化的大楼或摆有杂物的居民楼行走。
对于驾驶者而言,大风天气中需更加谨慎。尽量关紧车窗玻璃,并与其他车辆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距离。如果是驾驶货运车辆,务必将装载的物资捆扎牢固,以防止货物掉落砸伤行人。
最关键的是及时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应注意佩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保护眼睛和呼吸道系统免受沙尘的伤害。
· 遭遇冰雹,该怎么办?
迅速进入室内或找到坚固的遮挡物进行躲避。如果没有合适的遮挡物,可以背风蹲下,双手紧抱头部,以保护头部、胸部和腹部免受冰雹的袭击。
同时,需远离易碎品,如窗户等玻璃制品。在躲避的过程中,务必观察四周环境,注意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避免被砸伤。
此外,还要特别小心避开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等电源设备,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