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0日,上海昆剧团将在广州大剧院的舞台上唱响全本55出《牡丹亭》。两天三场近八小时的巨大演出体量,呈现汤翁原著精髓,复原昆曲风流雅韵,邀大湾区观众一同步入那场四百年前的唯美幻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本《牡丹亭》到访广州,可谓载誉而来。在2023年4、5月,主演罗晨雪和胡维露凭借该剧分别获得在广州举办的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在上海举办的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一出好戏花开两朵,传为佳话。
《牡丹亭》是文学巨匠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享盛誉之作,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中的最经典作品。上海昆剧团对昆剧《牡丹亭》的修改提高曾有十余次之多。其探本溯源、钩沉史料、沉心细磨,以忠于原著精神为宗旨,用新时代审美观创排出昆剧全本《牡丹亭》。
通过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的体量,昆剧《牡丹亭》深入挖掘传统经典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打开一幅昆剧舞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精美艺术画卷,被专家认为是“本年度中国戏曲重大文化事件”。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凝聚毕生心血创作的《临川四梦》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人类戏剧作品中的瑰宝。汤显祖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亭》。”剧本诞生400多年来,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罕见全本演出。
上海昆剧团特邀著名戏剧导演郭小男担纲本剧导演,其在已故著名剧作家王仁杰剧本缩编的基础上,亲自参与本次全本《牡丹亭》的剧本缩编工作,特邀岳美缇、蔡正仁、张静娴、计镇华、刘异龙、张铭荣、李小平等著名昆剧艺术家传承指导,已故著名作曲辛清华、著名作曲周雪华、已故国家一级作曲李樑担任唱腔音乐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黄海威担任舞美设计。
据了解,上海昆剧团以其“五班三代”的强大阵容为全剧庞大的人物群像提供坚实基础。除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扮演者由“昆四班”的罗晨雪、胡维露挑梁“全本”,“昆三班”梅花奖得主吴双还在剧中分别饰演“判官”和“完颜亮”,其所有优秀青年演员均全程参与55出“全本”的创演。
有些观众认为,《牡丹亭》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它更是一部明代社会哲学及艺术美学的鸿篇巨制。上海昆剧团创排的全本《牡丹亭》,在思想内涵上做出一个更多维度的展现,特别将历来甚少演出的二十出戏重新纳入,在原本的爱情主线外,铺陈社会背景,升华人物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令观众对杜丽娘及柳梦梅有更透彻的了解。
本制作以忠于原著精髓之原则演绎原汁原味的瑰丽曲词。原著每出戏末的“集唐诗”也将首次呈现于舞台之上,全面展现汤显祖的匠心独运。以转台设计为主的舞台,行云流水般呈现闺阁、花园、宫殿及乡村等场景变化,节奏明快且充满电影感,细致描绘南宋社会背景与官场百态,在观众在宏大画卷中慨叹至情至性的人性之美。
(广州大剧院和上海昆剧团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