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光明出台人才住房配租管理办法,保障世界一流人才住有宜居

读特记者 萧宇 通讯员 黄辰勰 牟春旭
2020-08-28 15:37
摘要

该《办法》将人才住房的配租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个人配租,另一类是面向单位配租,但无论是面向个人还是单位,该《办法》均始终聚焦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光明区招商引资需要,优先满足光明科学城科研团队和重点落户企业等人才用房需求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光明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和驱动力。随着光明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光明区作为世界一流科学城、深圳北部中心的战略定位。近年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深圳湾实验室、综合粒子设施、迈瑞医疗等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等企事业单位齐聚光明。

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必然也是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高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还要住有宜居,这就需要光明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住房保障。同时,这也是为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化光明区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住房制度的应有之义。为此,光明区近期制定并印发了《深圳市光明区人才住房配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针对高层次人才,化“被动审批 ”为“主动服务”,并在全市首次将港澳台人才及外籍人才的住房保障纳入住房保障对象范围。

优先满足科学城建设人才用房需求

“不仅仅是港澳台人才,对所有准备扎根光明,为光明建设发展发光发热的人才来说,这都是一个政策利好。表明了光明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来自香港,如今租住在科裕新村的深圳湾实验室采购合同主管李奕熙,就是光明人才住房政策的受益者,目前他正为加速推进深圳湾实验室的建设而忙碌。

李奕熙说,光明区出台该《办法》见证了内地与港澳的密切联系。把港澳台人才纳入到人才住房配租范围,让他感受到了光明对人才的求贤若渴,以及光明区政府开阔的胸襟和建设好光明科学城的殷切期望。” 除了高层次人才这个词外,光明科学城是整个《办法》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办法》所围绕的核心。“

正如李奕熙所言,该《办法》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光明区人才住房的配租导向。该《办法》将人才住房的配租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个人配租,另一类是面向单位配租,但无论是面向个人还是单位,该《办法》均始终聚焦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光明区招商引资需要,优先满足光明科学城科研团队和重点落户企业等人才用房需求。

▲李奕熙所住的配租房环境卫生、安全性更有保障为其生活工作提供极大便利。

人才住房配租公开、透明、可预期

为了突出对科学城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的扶持力度,该《办法》将单位分为存量企事业单位和新引进企事业单位,并根据两类不同类型的单位规定了不同的配租制度,其中针对存量企事业单位,采取“分类申报、常态受理、常态审核、量化标准、评分排序、集中配租”的原则实行。

同时,该《办法》将存量企事业单位分为8大类,各类别设置配租上限,并建立了房源划块制度,在综合考虑科学城建设需要、产业发展方向及房源实际,决定各类别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房源划块比例。

为使该《办法》能够落地,更具操作性,光明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综合考虑税收、统计贡献、人才规模、行业荣誉等因素制订了相配套的《光明区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配租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企事业单位通过《办法》和《评分标准》能够对本企业单位是否符合人才住房申请条件、人才住房的配租得分积分排序、人才住房的可申请的配额上限等都了如指掌,提高了人才住房配租工作的公开、透明、可预期。

▲光明科学城人才保障性住房项目鸟瞰图。

■亮点

1、全市首次将港澳台人才纳入保障体系

光明区在未来五年内将会陆续竣工供应人才住房约3.26万套,结合光明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战略定位,亟需制定与深圳市人才住房政策充分对接的,符合光明区特点和实际需求的人才住房配租和管理制度。

为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港澳台人才共同建设光明科学城,光明区积极探索面向在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享受“市民待遇”的具体政策。该《办法》创新举措,在全市首次面向港澳台人才、外籍人才配租人才住房,并按照“集中受理、集中审核、集中配租”的原则实行。

该《办法》规定,具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在光明区稳定就业或生活2年以上,并具有经教育部学历认证的本科及以上同层次学历,以及满足相关条件的港澳台及外籍人才,光明区住建局将会同区港澳办及外事办对其进行资格审核,确保“房尽其用”。

▲光明科学城人才保障性住房项目效果图。

2、高层次人才配租化“被动审批 ”为“主动服务”

为体现光明区对人才,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光明区转变工作思路,化“被动审批 ”为“主动服务”。光明区住房建设局主动上门与经区人才主管部门确认的有住房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对接,当场审核住房申请条件,了解住房需求,在充分征求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需求意愿基础上,提出配租方案。在房源提供上,充分尊重、征求高层次人才的居住意愿 ,积极协调市、区两级房源优先满足高层次人才多样化的住房选择。

同时,配租方案将在区政府网站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光明区住房建设局将高层次人才信息备案,五个工作日内与高层次人才签订租赁合同并当场交付住房钥匙。高层次人才的配租面积标准、租金标准等均与深圳市的高层次人才住房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衔接。

截至2020年8月,光明区已向深圳市领军人才及光明区“鸿鹄计划”人才等配租高层次人才住房15套,做到了高层次人才“申请一套、保障一套”。

▲科学城拆迁安置房项目效果图。

3、新引进企事业单位配租不少于30%的房源

针对存量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定向配租,人才住房的分配工作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分类申报、常态受理、常态审核、量化标准、评分排序、集中配租”的原则,建立分类申报、人才住房企事业单位需求库、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排序、房源划块等5项制度。

针对新引进企事业单位定向配租,在需求充分的前提下,应当安排不少于30%左右的房源面向新引进企事业单位配租,分配工作采取“常态受理、常态审核、分次配租”的方式,明确新引进企事业单位范围、配租数量、配额标准、配租流程。

在住房配额上,按照与光明区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协议、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等有关文件约定的年产值、纳税额、人才引进等条件,参照并适当优于《评分标准》执行。通过上述制度设计,解决了新引进企事业单位初期的住房难题,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谋发展。

(晶报供稿)

编辑 刘珂

(作者:读特记者 萧宇 通讯员 黄辰勰 牟春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