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去干嘛?
聚餐、唱K、打游戏?
No No No~
深圳年轻人夜生活答案是
下班去上课!
我们不是在“卷”
不是上班不努力
而是青年夜校更有趣
也不是培训上不起
而是青年夜校更有性价比
宝安青少年宫青年之家夜校。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上夜校。除了有“提升自我,知识升级”的需要,“丰富生活,去除班味”是年轻人参与夜校的主要动机。
根据《2024“夜校”走红职场调研》(以下简称《调研》),90后、95后的职场人对夜校的参与度较高,所在行业涵盖了生活服务/零售、金融/银行、建筑/房地产、计算机/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夜校潮流”在一线城市(38.1%)、新一线城市(37.5%)尤为明显,以北上深为圆心向各地扩散。
摆脱无聊透顶的“淡人”人设,让工作之余的“夜”生活重新火花四溅,越来越多的深圳青年选择靠夜校来给自己“续航”。
拒绝不了的理由:花样多还能“白嫖”
相比于“上夜校课”,不如说“上兴趣班”更贴切。以深圳为例,琵琶、二胡、滑板、化妆、缝纫、咖啡、烘焙、塔罗牌、瑜伽健身……五花八门的夜校课程,没有你不想学,只有你想不到。
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以来,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笔记评价数同比增长226%。在巨大的学习需求下,公益性质的“青年夜校”开始在深圳遍地开花。深圳多个行政区都有由政府举办、公益性质的“青年夜校”,课程内容丰富,满足了青年人的多样学习需求。
例如龙华青年夜校包含了健康生活、活力绽放创意人生等八大课程体系,涵盖了职场技能、人际沟通内容创作、健康管理、体育运动传统艺术、音乐舞蹈等近百节课程;宝安区团区委依托青年之家旗舰店打造青年夜校,面对18岁以上青年打造数演讲与口才、吉他、尤克里里、拉丁舞、街舞、围棋等十门课程,已吸引逾千名青年报名、咨询;福田区南园街道于1月推出第一期“休闲娱乐、瑜伽健身、赋能”系列课程,受到青年人热烈追捧,一票难求。
南园上步青年夜校的学员正在体验健身课程。
罗湖首家青年夜校在去年11月揭牌成立,目前已成功推出了自由搏击、匹克球、手机摄影等多门课程;南山“青年之家”去年下半年就已开展活动130场,服务青年4081人次,场均35名青年参与;龙岗青年夜校第一期开课,便吸引了辖区内130多位青年积极报名参加,共开设了尤克里里、瑜伽、形体礼仪、减脂塑形训练营等四大课程。
龙岗青年夜校内学员们正在学习尤克里里。
即使面对需要收费的夜校课程,一些年轻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因为,相较于市面上的常规培训课程,对于他们而言,夜校课程从时间和价钱上考虑都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当被问及“夜校最吸引你的点有哪些”,参与《调研》的职场人认为其优点主要体现在时间灵活(68.7%)、课程丰富(48%)、价格合理(36%)等方面。
社交时尚选择:在么?寻个搭子拼课
当代年轻人凡事都得寻个搭子,“搭子社交”日渐流行。夜校不仅是技能学习的好课堂,还逐渐成为新的社交场,是深圳年轻人寻搭子的好去处。根据《调研》数据,有35.7%的职场人表示“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是自己参与夜校的主要动机。
此外,随着夜校的火爆,也有不少人以拼团开课的方式,组建“民间夜校”。他们大多遵循就近原则,根据地点发布课程信息,吸引网友报名。报名人数达到了开班标准6到12人,即可开课。
《调研》显示,34%的职场白领表示试图从中“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参与调研的受访者表示,夜校带来的机会包括“在本职工作上更加精进”(59.3%)、“学新的技能从事相关营生”(60%)、“担任夜校教师展开副业”(34%)、“组织社群活动”(31.7%)、“创业开办夜校”(18%)…… 走进夜校的打工人,理由多种多样,但在这个自选的生活方式中,透露出找回生活主动权的决心。
深圳夜校化妆课。
市民李小欢从事的是建筑市场行业,下班后就想学点工作之外兴趣爱好的技能充实自我,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到了夜校这个途径后,她就报名了500块钱一门的化妆课,“500块可能平时就是一顿饭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夜校的氛围很融洽,同学也都是年龄相仿且想学这项技能的人,“能找到共同话题,的确能交到朋友。”李小欢表示。
“逃离”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对于大多数青年来说,工作几乎占据了自己生活的主要部分,上班的时候要打起精神努力“搬砖”,下班之后要么只想“躺平”休息,要么就想“逃离”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今年30岁的刘先生许久前就买了一把尤克里里,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一直是“瞎玩”,于是这把乐器最终逃不过闲置的命运。“看到朋友圈里青年夜校的课程,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也许是‘年纪大了’,上课的氛围我觉得还挺活跃。”刘先生说,因为平时上班要认真工作,有一定的压力,所以下了班之后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班”时反而有了一种松弛感。在课堂上,即便是不认识的邻座同学也不时地互相交流,甚至“出手相助”,不时地用脚为自己打着节拍。
“很难得看到大家都这么有热情地聚在一起学习乐器。大家都很积极地与老师互动,踊跃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这种氛围让我自己也变得积极起来,想要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黄女士分享道。
“下班还去上夜校,这也太卷了吧?”陈慧敏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在夜校上课的体验后,有人如此留言道,而陈慧敏的答复是,“下班学习从来不是‘内卷’,只是努力靠近喜欢的自己。”从事互联网行业的陈慧敏算是深圳夜校的第一批“尝鲜者”,她从社交媒体上看到深圳夜校群后,就火速加入了,“全凭手速抢到了瑜伽课”。
一方面,青年们因长时间久坐,干着“费脑”的工作,有放松身心的需求;另一方面,青年在业余生活当中也有着一定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交需求。在青年夜校这样一个兼具社交、学习、放松属性的活动中,他们的需求更得到满足。
《2023深圳夜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在深圳各类艺术和运动兴趣班正在俘获年轻打工人,成为年轻人的新型“夜校”。
收拾好办公桌,走向小课桌
对“卷”夜校的年轻人而言
下班后的一节兴趣课堂
是不断重塑对“夜生活”的理解
更是在探索额外的未知与可能
(综合来源:晶报、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深圳龙岗发布、龙岗融媒、深圳特区报、青春福田、南园街道、龙华青年、青春宝安、前程无忧51job、宝安青少年宫)
综合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