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让人工智能技术为养老服务精准赋能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周元春 李舒瑜
2024-03-07 20: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建议,构建和完善由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安全、长远发展。

如何更好应对“银发浪潮”,让老人更有尊严地老去?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建议,构建和完善由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安全、长远发展。同时,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养老服务精准赋能,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印顺认为,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目前仍缺乏从顶层设计行业发展政策、具体引导和规划,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仍显不足。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宝贵的窗口期。”印顺表示,持续推进并大力提升医养、康养服务供给和服务能力,除需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外,还应充分协同并发挥全社会力量,包括调动义工组织、慈善机构等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社会助力养老服务态势,从而全面打造“老龄友好型”社会。

印顺建议,要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持续投入建设,继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系统性、精准性和普惠性和专业化。同时,鼓励相关青年志愿者和义工组织共同参与。与此同时,印顺认为,应出台并细化指引,搭建合作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康养结合建设,增设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社会医养机构,实现全专结合、上下联动的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链。印顺提出,对于社会资本投入,应考虑在政策上给予免税、补贴、医保资质政策倾斜。

在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印顺认为,可以依托大数据、智能养老设备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养老服务精准赋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不断探索“智慧养老”应用新场景,更好服务高风险老年重点人群。“建议在满足老龄群体共性养老需求的同时,形成学术界、工业界及老年用户协同探索的、基于 AI 技术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从早期监控、监测应用逐步过渡到更智能的辅助、交流与陪伴、社交和购物等应用,为养老服务精准赋能。”印顺说。

编辑 王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周元春 李舒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