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今
余今,少儿期刊《七彩语文》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十月少年文学》等期刊发表短篇作品上百篇。出版长篇儿童小说《上马镇的夏天》《永不失联》《梨花湾来的二丫》、短篇童话故事集《哥哥是个胆小鬼》等。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秦文君儿童文学创新奖·新作奖、“温泉杯”全国短篇童话大赛银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了女孩二丫从无拘无束的梨花湾来到谈家庄,经历了被排挤、受嘲弄、遭误解,后来逐渐适应并且融入的过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二丫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用阳光淳朴、纯真善良、一视同仁的本性,打动周围的人。谈家人以守护孩子天性的放养式教育,培育了二丫乐观、自信、开朗的性格,并用“爱”为二丫筑起抵挡现实恶意的坚实后盾。小说表达了平等对待弱势群体、亲近自然、依循童真的观念。
1
我喜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在乡村,处处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屋舍阡陌、良田美竹,呼朋引伴、鸡犬相闻,还有屋顶上袅袅升腾的炊烟,这些都是刻在我骨子里的记忆。
出生于乡村,童年的我没有见识过游乐场、电子游戏,更没有什么旅游、度假……不过,广阔的天地就是我们孩子的“度假村”。我们整天泡在大自然里,玩耍、游戏,放鹅、牧牛,“野蛮”生长。
写作后我才发现,一去不返的童年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藏着取之不竭的宝贝——灵感和素材。我一直觉得,儿童文学要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的情愫。最初构思二丫的故事,我是想表现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的孤独,表达他们融入群体的渴望。
2
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讲述了一对年轻的城市父母,在节假日带孩子回乡下老家干农活。作者对这一行为大加赞赏,并且呼吁人们“亲近大自然”。
我突然很迷惑:难道我们和大自然脱离关系了吗?
回想自己,从十多岁起搬到小镇上居住,生活确实有些改变,与人打交道多了,与大自然接触少了。后来移居到水泥森林般的城市,眼中所见的风景大多整齐、规矩,处处显示着人造的痕迹。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确实和我们的童年大不一样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也在改变。常常见到小小的孩子,抱着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像模像样地指指点点。一到节假日,孩子们要么奔走于名目繁多的学习班,要么流连在喧闹刺激的游乐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的会让人忘记大自然。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阅读学生作文。很多孩子分不清韭菜和麦苗,不知道在秋天的田野里翻滚的是麦浪还是稻浪……
由于过度教育和一些电子产品的介入,孩子的成长被加速,思想的成熟在变快,“小大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还是可悲的现象?我不清楚,也无法评价。很多事情是不能随便下结论的,更何况人的成长。但我内心隐隐感觉,似乎不应该这样。回想童年的那段时光,虽然物质不太丰富,但是非常快乐、自在,人与自然也很亲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和大自然开始疏远了呢?
3
孤独、成长,童心、本真,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几种思路的碰撞,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之前的写作思路。
最终,我的情感和希望都倾注在了二丫身上,把她设计成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不是我狠心,在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受到更多的磨难。二丫是一株小草,在温室里自在地生长;走出温室,经历风吹雨打,她依然自在生长,并且更加茁壮。不管生活如何待她,她都报之以纯良。最美的生命底色,源自她与大自然的深厚情谊。二丫是我心目中的女王,集中了我对孩子所有美好的情感和理想。
在故事开篇,我着力描写的梨花湾,是二丫的桃花源。这里的一棵树、一朵花、一只虫子、一只鹅,都充满元气,二丫更是元气满满、自由自在。
按常规的想法,在没有同龄朋友的梨花湾,二丫应该会感到孤独。然而并非如此,在这里,二丫孩童的天性得到完全释放,她不仅不孤独,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亲密的朋友,她的内心异常丰盈。
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大可能永远停留于一处。当二丫带着两只鹅朋友走出梨花湾,走进谈家庄时,就像童话里的精灵,落进了粗粝的现实世界。
谈家庄是人们聚集而居的地方,这里虽然也是乡村,但拥有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法则。生活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多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对习惯了梨花湾生活的二丫来说,这是一个挑战。
生活环境和行为规则的改变、周围人的异样眼光,让二丫感受到谈家庄的不欢迎、不接纳。她一路跌跌撞撞,遭遇嫌弃、嘲笑、捉弄,被当成小偷、从学校退回……然而,她用不变的初心,迎接万变的生活;用不卑不亢,和身边的人相处;用美好的善良,融化别人的心中壁垒;把沙砾和灰霾滤去,于心中辟出一方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润物无声,她的纯与善不知不觉间也影响了周围的人。其实,二丫也影响了我,在整个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心里都像是驻守着一股清风。
4
写谈家庄的孩子,并不是有意要把他们和二丫对立,为了体现二丫的淳朴而让这些孩子粗暴。其实,他们之间的冲突,是由于好奇,以及恶作剧的心理。这些应该属于一些孩子的天性吧,不然,怎么会有“调皮捣蛋”的形容呢。其实,他们的内心同样淳朴,只是不知道如何接受一个突然闯入的陌生孩子,如何跟她相处。当了解对方后,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是那么的动人。
写作《梨花湾来的二丫》,我不是想改变什么,只是单纯地希望,那些远离自然的孩子,能通过我的故事,了解一些城市与日常生活之外的事情。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好奇,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万物,并且心怀纯真与善良,那就更好了。不论环境如何改变,希望孩子们永远天真烂漫。
不知道梨花湾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如今,因为过度开发,已经很少能够见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以致它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精神的故乡。但梨花湾是我理想的童年和精神的家园,是渴望能让心灵入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