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日,一年一度的个税年度汇算又来了。
今年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时间是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如果在汇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办理,需要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预约时间。如果是3月21日至6月30日,无需预约,可以随时办理。3月1日,已经有不少人陆续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办理个税汇算清缴,你需要补税还是退税?
有人退3万,有人需补8000
1日一早,#退税##个税汇算今起开始##你需退税还是补税##3月1日个税汇算已约满#等话题纷纷登上热搜,不少网友卡着1日凌晨0点的时间退税。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凌晨蹲点办理,退税金额高达3.1万元,“折腾到半夜,又是喜闻乐见的退税时间”。
还有不少网友晒出退税结果,成百上千都有,有网友称,“大约能退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税额”。
不少网友直呼“三月第一份快乐”“这泼天的富贵我就接住了”。
当然,有退就有补,“人类的悲欢不能相通”。
有网友称,“已经连续两年补税,心态崩了”。
“满怀期待的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等着退税,结果告诉我要补税8000块,我整个人都枯了…..个人奖金不单独计税的话要补1W4,让本不富裕的我雪上加霜。”
还有网友表示,“往年都能退540块钱的,今年好像就只能退不到20块钱,瞬间就不开心了。”
也有网友在2月底就开始焦虑,“每年到这个时候,我提前算自己的税就算的脑细胞死光光,一个积分都算不明白的数学水平,真的急了想给自己一耳刮子。”
那么,退税和补税的金额是如何计算的呢?
据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公告,2023年度终了后,居民个人(以下称纳税人)需要汇总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最终应纳税额,再减去2023年已预缴税额,得出应退或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汇算不涉及纳税人的财产租赁等分类所得,以及按规定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纳税的所得。
中新经纬查询个税App发现,截至发稿,3月1-4日的申报预约名额已满。
▲来源:个税App截图
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据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介绍,纳税人在2023年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汇算:
(一)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二)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三)已预缴税额与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
(四)符合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需办理汇算:
(一)已预缴税额大于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二)2023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汇算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因适用所得项目错误或者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造成2023年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的,纳税人应当依法据实办理汇算。
可享受的税前扣除有哪些?
据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下列在2023年发生的税前扣除,纳税人可在汇算期间填报或补充扣除:
(一) 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符合条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
(二) 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三) 符合条件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
(四)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此外,在填报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同时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
纳税人与其配偶共同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及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的,以及与兄弟姐妹共同填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需要与其他填报人沟通填报扣除金额,避免超过规定额度或比例填报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填报不符合规定的,一经发现,税务机关将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或者扣缴义务人等渠道进行提示提醒。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94号)有关规定,对于拒不更正或者不说明情况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将暂停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按规定更正相关信息或者说明情况后,可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公众号
今年办理个税汇算有哪些服务新举措?
据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公众号介绍,今年在申报退税体验等方面有几条最新举措实施。
一、进一步扩大优先退税服务范围
对年收入额6万元以下且已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之前年度提供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简易申报快速办理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优先退税服务,不断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
二、进一步拓展汇算申报表项目预填服务
依托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税务部门共享的医疗费用数据、个人养老金数据,为纳税人提供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个人养老金信息预填服务,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申报体验。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公众号
三、进一步优化纳税人个税APP操作体验
升级个税APP版本,重构频道页面,重新设计功能图标,避免业务功能交叉,一体化展示办(理)查(询)事项,更加突出“待办”提示,纳税人体验将更加友好。
纳税人可优先通过个税APP及网站办理汇算,不方便通过上述方式办理的,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或到办税服务厅办理。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事关你的“钱袋子”!这笔钱多退少补,今起预约→
国家税务总局
2024-02-21

事关你的“钱袋子”!这笔钱多退少补,今起预约→
国家税务总局
2024-02-21

这款糖水近期爆火,有人却喝“中毒”了?怎么回事?……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3-12-20

这款糖水近期爆火,有人却喝“中毒”了?怎么回事?……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3-12-20

秋天第一杯“DIY水”火了,却有人喝进了医院!
2023-10-08

秋天第一杯“DIY水”火了,却有人喝进了医院!
2023-10-08

有人认为捡漏有人觉得踩坑 ,“剩菜盲盒”你会买吗?
法治日报
2023-07-04

有人认为捡漏有人觉得踩坑 ,“剩菜盲盒”你会买吗?
法治日报
2023-07-04

公安部发布常见个人退税骗局 遇到这些情况要当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23

公安部发布常见个人退税骗局 遇到这些情况要当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