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剪纸进校园,非遗文化润童心。为了让小朋友们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增添过年热闹氛围,2月22日,在龙年元宵节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梁氏满族剪纸》的第四代传承人周淑萍在第五代传承人周畅的陪同下,在深圳市福田区美莲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剪纸传承活动。
活动中,周淑萍把精心制作的数十款精美剪纸,发到每位小朋友手中。每位小朋友收到的剪纸包含完全不同的三个人物,这些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她和蔼的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满族剪纸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还重点强调了剪纸的制作过程、要领和技巧。课堂气氛热烈,小朋友们情绪高涨,对剪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的提出了各种大开脑洞的问题:“周奶奶,您这里有四幅’春、夏、秋、冬’的大剪纸,怎么没有‘东南西北’啊?”周淑萍均耐心地作了互动和回答。
课堂上,周淑萍还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母亲——剪纸艺术家梁桂馨老人的《满族人物16 幅》《恭喜发财》《百蝶图》《满族婚俗》等获奖剪纸作品。老师和小朋友们在看到这些作品后都感到非常兴奋和震撼,纷纷感叹满族剪纸真是了不起,他们在欣赏这些剪纸作品的过程中,也了解到满族人的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幼儿园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进行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学习。
周淑萍今年已84岁,一辈子从事美术工作,退休后更是深入钻研书法和国画,同时接棒了梁桂馨老人的梁氏满族剪纸,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梁氏满族剪纸》的第四代传承人。
“我一直想做一件事情,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把剪纸传承给祖国的下一代。”周淑萍说,为了本次进校园公益活动,她从去年就开始准备剪纸作品,直到龙年春节期间才得以全部完成。这次活动让小朋友们初步认识到剪纸艺术,有利于拓展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今年是她的本命年,赶在龙年春节举办本次活动,让活动更具有意义,也达成了她传承和推广非遗满族剪纸的初心。
通过这次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小朋友们从小便感知祖国的优秀文化,理解传统文化之美,有利于形成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怀。周淑萍表示,下一步计划在幼儿园开设剪纸艺术公益课程,以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满族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