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8日,在深圳特区即将迎来39岁生日的时候,《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明确深圳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已经过了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关于创建无障碍先行示范区, 来看看深圳无障碍公益基金做了什么。
这一年来,无障碍公益基金在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关爱基金会、市残联、区残联、爱心志愿者的支持下,多元化、多层次地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
一是示范带动,开展无障碍督导活动,打造一批无障碍示范社区,示范公共卫生间、宾馆、饭店、大型商场、公共文化设施、小学、中学、医院,依据不同生活场景,推出多份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让参与的企业和社区能够从源头上开展无障碍建设。
其中,进行无障碍排查的社区有27个,公共卫生间80个,宾馆饭店1家,大型商场2家,大型超市1家,公共文化设施2个,小学10所,中学8多,医院2家,共计133处,近8城已经完成无障碍改造。
二是强化理念文化普及,促进无障碍知识进地铁、公交、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提升市民无障碍理念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无障碍城市的良好局面。
三是注重科技驱动,大力推动无障碍智能辅具产业发展,并率先与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建立智慧无障碍街区战略合作。
到2021年,无障碍公益基金将继续与残联合作,开展无障碍活动,拟对2300个深圳辖区内的地点进行无障碍排查与改善。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对弱者的态度。”残障者不能融入城市生活,不是因其自身缺陷造成的,而是因为城市设计缺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行动或者感知的障碍,在创建无障碍城市这了路上,深圳无障碍公益基金会一直在路上。
编辑 吴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