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果然,在长白山遭勒索的并非只有傅园慧

​晶报记者 李跃
2024-02-20 07:27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如果被勒索的是普通人,又当如何?

长白山管委会交通运输局日前发布通告称,将于2024年2月17日至3月17日进一步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营运行为。

催生这则通告的,是此前发生的著名运动员傅园慧遭勒索事件。2月17日一早,傅园慧在长白山发微博求助:“咱们包了车,现在被勒索了,半路加钱让我们买票;我们不同意,他不开车了,咋办?我要不要报警啊!”

凭借傅园慧的巨大影响力,此事迅速引发刷屏,冲上热搜第一。约两小时后,傅园慧更新了一条微博,表示吉林文旅部门已经第一时间介入,“问题已经解决,谢谢大家。”

对此,我相信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被勒索的是普通人,又当如何?

这不,事发后央视网评论很快就替大家发问了:傅园慧的遭遇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所不同的是,傅园慧不是“普通的游客”。她凭借强大的“名人效应”迅速解决了问题。但在这背后,大家一个共同的追问是:假如(被勒索的)不是傅园慧呢?

人们的这种疑虑并非没有来由。事实上,不少网友在跟帖中表明自己也有过类似遭遇,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2006年。媒体更是报道了这样一件事,2月18日,广东市民刘先生称,其在1月25日前往长白山雪岭景区时也遇到了私家车司机中途加价的行为,经历与傅园慧相似,可他向有关部门投诉后,至今没有下文。

当地有关部门对勒索傅园慧的黑车司机处以3万元罚款的顶格处罚,工作人员甚至送她到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效率很高”。但是,如果对待名人和普通人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不但无助于修补受损的形象,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公众的反感心理。

在这件事上,只有不搞“特殊化”,不管游客的身份如何,其权益都能得到保障,在处理上能够一视同仁,人们才会相信当地的整治是动真格,而不是出于应付;某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本地人,才不敢随意宰客,也不是一旦被抓只怨自己运气不好。

当地采取为期一月的相关整治行动,显示了对此乱象的重视,值得肯定。但是,一个月之后呢?实际上,当地曾多次打击严查“黑车”,去年9月,长白山交通官方表示,自当年3月15日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共查处出租车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多起,非法从事网约车经营多起……傅园慧及其他游客的遭遇说明,这样的专项行动,效果有限。

显然,要走出这样的整治怪圈,还须刀刃向内,当地文旅部门嘴里的“严厉查处,绝不姑息”,这八个掷地有声的字,不能仅仅针对黑车司机,还应当针对相关管理部门自身,要引入问责机制,必要时甚至不妨查一查这背后有无利益输送、内外勾结。

其实,央视网评论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光天化日之下,谁给司机这样的胆量呢?这是个案呢,还是普遍的现象呢?为什么总是被动应付、不能主动出击呢?……问题交给文旅部门去作答。”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图欣赏: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