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给了他们特殊的年味,他们给了深圳一次约定 | 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记者 罗婉 朱健 余梓宏 李岷 林菲 摄影 受访者供图
02-20 07:18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假期,深圳文旅市场可谓大获丰收。几乎与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同时,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了一组喜人的数据。2024年春节假期(2月10日至2月17日,初一至初八),全市接待游客825.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7.87亿元,较2023年春节(除夕至初六)分别增长76.02%、178.25%,较2019年春节(除夕至初六)分别增长12.24%、10.53%。

而在这当中功不可没的,是外地乃至外国游客。据携程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深圳市位居热门旅游目的地第四、外国游客热门目的地第四。这个春节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外地游客410.31万人,占全市游客的比重为51%,较去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假日期间游客在深人均花费为1063.85元/人,较去年同期高390.86元/人。深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在这样生动详实的数字当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春节的深圳,早已不再是一座“空城”,已然成为重要的假日旅游目的地。“来深过大年”,来到深圳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体验不一样的年味,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过年”的选择。

故事1

法国人的春节“很深圳”

作为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中华文化与传统民俗。2月6日,距离除夕佳节还有4天,家住蛇口的法国人托马斯便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的妹妹辛迪。“我妹妹12年前来过深圳,这一次是从法国专程来看我两岁的儿子,顺便体验一下深圳春节的氛围。”

托马斯全名叫托马斯·罗耶特(Thomas Royet),来自法国的一座小城波利尼。18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他就来到深圳,一直供职于一家法国玩具公司。这些年,托马斯在深圳工作、安家,并与中国妻子共同育有一个两岁的男孩,深圳已然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虽然在深圳生活多年,但往年春节,托马斯一家常常会去国外旅游。今年因为妹妹的拜访,一家人决定留在深圳,深度体验深圳过年的氛围——除夕当天,一家人在欢乐海岸的火锅店围炉叙话,饭后伴着徐徐晚风,欣赏一场绚丽烟花;在深圳京基100大厦,俯瞰深港双城景致,城市的繁华与宁静拥揽入怀;在南山荷兰花卉小镇,于满眼绿意中感受深圳四季如春的暖意;在大梅沙一起踏着碧浪白沙,姑姑带着小侄子的灿烂笑容被瞬间定格……

▲春节假期,法国人辛迪(右)来深圳看望哥哥一家,和小侄子一起在大梅沙愉快玩耍。

▲家住蛇口的法国人托马斯(左)和儿子,以及妹妹辛迪(右)一起在深圳。

托马斯的妹妹也是一个旅游达人,当问及她对此次深圳之行的印象时,托马斯回答:“我的妹妹觉得很满意,看到了许多深圳特别的风景,她探望小侄子的任务也完成了。”托马斯回忆,“现在深圳的过年氛围和以前太不一样啦。以前过年基本没什么人,许多商铺也都休息了。现在好多地方都可以去,各个公园、景点都很热闹。”托马斯感慨,虽然家住蛇口,但他很少在春节时好好逛一下周边的商圈,比如海上世界。这一次春节,当他再次带着孩子浏览这些熟悉的商圈时,不免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这里有很多适合小朋友游玩的设施,很适合带着宝宝过来玩。”

据携程发布的《2024龙年春节旅行报告》显示,截至目前,2024年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3倍多,较2019年春节增长近五成。其中,深圳位居外国游客热门目的地第四。“深圳过年的天气很舒服,景点相对平时也没有这么多人,很适合旅游。”托马斯表示。 (晶报记者 罗婉)

故事2

在灯光秀里感受深圳的朝气

槟子是四川南充人,在深圳工作了16年,今年春节期间,他把在四川的爸爸妈妈和姐姐姐夫一家都叫过来深圳过年。一方面是因为深圳相对于四川而言比较暖和,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四川人来说,深圳一直是非常让人向往地方,“很多老乡都会来到深圳寻找机会,觉得这里充满了各种新鲜的事物”。槟子说,这是他的家人们第二次来深圳,也是第一次在深圳过年。

槟子说,过去家人大多数时候都是从电视上了解深圳,这一次他想带着家人亲眼看看深圳的发展和繁华,因此整个春节期间,槟子为家人安排了满满的行程。通过这一趟行程,也让槟子发现,深圳过年并不像大多数人说的没有“年味”,而是依旧热闹,家人也对在深圳过年很开心满意。

▲四川人槟子一家聚餐。

大年初一早上,槟子就带家人去了仙湖植物园弘法寺,结果发现堵到不行,几乎就是人挨着人。他又马上转移目标,去了购物公园,本来想着商场人会不会少一些,“没有想到的是,真的是一个座位都找不到,所有商家都是满的。”槟子又决定带着家人去深圳湾公园,想着这个地方大,应该没有什么人,结果发现依然是人头攒动,草地上、海边都是游客,大家都在晒太阳、露营、看海鸥,享受惬意的假日生活。

大年初二槟子还带着家人去了一趟大梅沙,“因为爸爸妈妈说想要看海”。作为四川人,他还专门安排了家人到莲花山公园参观,家人们在山顶广场给邓小平塑像献了一束花。

市民中心的灯光秀也是槟子特意预留的行程之一,今年还有春节特别版全新亮相,用光影展现美好的节日氛围。他说,“每次看灯光秀,都有种想哭的感觉,真的是太震撼了,在这里看到深圳的繁华和科技感,感受这座城市的年轻和朝气。这就是深圳。”

广东独有的早茶文化、深圳特有的茶饮文化……在假期期间,槟子带着家人一起喝早茶,并体验了喜茶、奈雪的茶等新潮茶饮,体验了一把深圳人的悠闲生活。

不过,槟子家的年夜饭,还是一定要在家里吃的,“这是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保留的一个传统,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还要敬酒,小的给大的敬、大的给老的敬,一圈一圈地敬酒。”当天他们一家子一起去菜市场买了菜,一起做饭和张罗,这个过程带来的幸福感是难以取代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无论是在四川,还是在深圳,只要在一起就是好的。”(晶报记者 余梓宏)

故事3

从上海来,和阳光有约

大年初六,约好去见尹叔叔和王阿姨。那天阳光时隐时现,社区花园的中央空地,四周围了一圈椅子,两位老人正坐着,等待阳光的照拂。

他们的女儿说,老两口自从来了深圳,每天早上9点多就下楼,要待到11点半才回家,她在家把午饭烧好,回来就开饭。“我妈现在每天的任务就是监督我爸吃药,你看!”她手指了指电视机旁边的三个塑料小圆盒,“早中晚,三顿药,都给他们摆好,吃没吃一目了然。”我说,其实有那种七天的分格药盒也不错。“那个不适合给老人用,太小,而且还要开盖子,这个圆盒大、深,拿药方便。我爸因为按时吃药,血压控制得好多了,脸色好了,也胖了。”

▲从上海来的尹叔叔和王阿姨。

尹叔叔年轻时曾在深圳工作过,这座城市对他和王阿姨而言并不陌生。“但是也有好多新地方,我们之前没去过。”王阿姨笑着说,比如女儿带他们去看电影的方大城,就是最近几年才建起来的,“离家很近的,看完电影还可以吃饭,选择也多。外孙女平时还喜欢去里面的一家书店看书、做作业,现在的小囡(上海话:小女孩)真幸福!”

两位老人选择从上海到深圳过年,主要是觉得深圳气候温暖,可以有更多户外活动的时间。“上海冷起来,对老人来讲很麻烦的,出门要穿好几层衣服,去到商场里,有暖气又很热,衣服又要脱下来,一大堆。”王阿姨看向老伴,“他啊,现在腿不行了,出门都要坐轮椅,东西多了很难搞。”在深圳,现在大外孙女结婚了,外孙女婿也会来看他们,一家人齐齐整整,“关键是,劳动力也多了!”王阿姨笑着说。

今年82岁的王阿姨性格开朗,思路清晰,十分健谈。尹叔叔比她大三岁,今年85岁了,为了这次采访,还特意提前一晚让老伴帮他刮了胡子,记者笑言,到底是上海爷叔,腔调总是有的!深圳和上海同为一线大城市,老两口觉得,各有各的好,但是过年到女儿家来,还是有说不出的放松,“女儿基本上是马大嫂(上海话:买汰烧的戏称),事情都是她来做,我们真的是享福啊,年纪大了,站不动了,平时在上海,吃饭这些都很简单的,怎么方便怎么来。”

疫情三年,尹叔叔和王阿姨在儿子和儿媳妇的照顾下,平稳度过。那段日子里,也格外挂念深圳的女儿一家。“经常打电话、视频,为了让他们放心。我和老头子从来不出门,老了,身体不行了,不要出去添乱。”疫情过去,又是新年,两位老人还是选择了深圳。这里,有他们年轻时打拼的回忆,有中年时往来穿梭的身影,如今,更有了老年时安享阳光的惬意和从容。

我问王阿姨,去年底热播的电视剧《繁花》看了吗?王阿姨说,看了看了,讲上海人自己的故事,肯定要看的!“您觉得有哪里不符合预期吗?”我笑着问。

“大部分其实都挺好,尤其我们看的是沪语版嘛,那是很亲切的。要说不很喜欢,就是汪小姐这个角色,哎呀,太吵了一点!以前那个年代,大家在办公室里,哪里会哇啦哇啦那样子讲话的,没有,大家都很客气、很注意的!”王阿姨回忆道。

时代不同了,“现在你们单位的气氛也许会闹忙一些吧?”王阿姨问我。“您还真说错了,现在的年轻人啊,耳机一戴,谁都不爱。办公室里啊,没声音的!” 我们都开心地笑了。这时候,阳光破云而出,照在脸上,痒酥酥的。 (晶报记者 李岷)

故事4

明年我们还要来深圳过年

66岁的李修瑞,今年选择和老伴来深圳儿子李伟家过年,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初十,整整待了半个月——虽然之前也来过很多次深圳,但这次因为是过年,老人家又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在深圳过年,具体和江西南昌老家过年哪不一样?李修瑞用了三个词来形容:“温暖,热闹,变化。”不过,他最后还是用一个字来总结——“爽!”

深圳冬天暖和是大家共知的。

▲李修瑞(左二)全家十五口人一起过春节。

今年也一样。春节期间,弱冷空气的影响在春节当天结束,假期平均最高温度25℃。春节期间走上深圳的街头,阳光明媚、微风徐徐、花草繁盛,带来春天般舒适的感觉。

要知道,过年前几天,湖北,湖南,江西等周边省份纷纷大降温,温度接近零下。

“深圳的气温太舒适了,不像我们在南昌,出门要穿着厚厚的衣服,去哪都不方便。”李修瑞说。

李伟也说,“深圳的宜人气候,是我们接爸妈来深圳过年的最主要的原因。”

数据显示,深圳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呈现“冬半年舒适日数增加”的特征,其中2、3、4、11月每天都是舒适日。

总有人说春节的深圳是空城,过年都冷冷清清,但李修瑞完全不认可这种说法,“哪里是空城啊,很热闹的,人特别多。”

春节期间,李修瑞带着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大家人逛了花市,购买年货,爬了大南山,看了博物馆,瞻仰女娲补天雕像,还看了烟花秀……所到之处,人潮熙攘,好不热闹。

不仅如此,大年初二,他们还迎来了来自南昌的庞大亲友团的到访。

“我姑姑一家人在我们的劝说下,初二也坐高铁来了深圳,他们有九口人,加我们一家六个,这下更热闹了,15个人一起过节……”李伟说。在他看来,有家人的地方就是过年。

近两年深圳春节期间“反向团圆”成潮,接父母亲友来深过年不仅能感受一次不一样的城市氛围,更因为是能度过一个温暖热闹的新春。

来深圳,一定要去看海。

大年初三,作为大家长,李修瑞带着浩浩荡荡的15人队伍去了大梅沙海滨公园。

虽说假日里的大梅沙海滩游客如织,但一家人吹着海风、沐浴春光,感受不一样的新年。

娃娃们逐浪玩沙,开启“嗨玩”模式;身旁家人们眉开眼笑,欢乐开怀;再看着远处海天一色,白云和帆船相映成趣。李修瑞说,“来了很多次大梅沙,这一次最满意。相比前些年,现在的大梅沙变化很大。不仅增加好多新的配置,沙滩也变得细软不硌脚,海水愈发蔚蓝清澈……”

不光是大梅沙变得越来越好了,这次来深圳,李修瑞对深圳的发展和城市更新颇有感触,“深圳的建设做得真是越来越好,每一次来,我都能感受到变化,整个城市都给人一种城市和自然完美交融的感觉。”

问及下一个春节是否还来深圳,李修瑞丝毫没有迟疑,“当然要来!”(晶报记者 朱健)

故事5

重新发现深圳

老文旅景点焕发新生命力

今年,深二代石女士在深圳过了一次“特种兵”春节。

考虑到孩子只有1岁多,北方太冷,石女士夫妻和山东的公公婆婆商量,决定今年在深圳过年,2月3日,两位老人就已经来到了深圳。两位老人一到深圳,就被满街的灯笼吸引住了。石女士说,两位老人以前也来过深圳过春节,看过电线杆上挂大灯笼,今年发现很多大榕树上还挂着一串串小灯笼,特别美,对深圳的市政布置大加赞扬。

为了让老人过一个充实而特别的年,石女士把初一到初五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这行程既要合家欢,又要具有深圳特色,可是让石女士花费了不少心思,大呼“这几天真是把平时都不会去的地方都去了!”

大年初一,石女士一家先去了南头古城,人山人海,过年的热闹和喜庆扑面而来。石女士发现今年在深圳过年的人比往年还要多,于是第二天她决定找个人少一点的地方。初二,石女士一家走得更远一些,先解锁了没去过的东部华侨城,乘坐了有名的小火车,下午又去了海边。对于生活在内陆城市的公公婆婆来说,虽然也见过北方的海,但南方的海景很不一样,加上过年期间深圳的天气温暖,两人都忍不住要去踩踩沙滩和海水。

初三这天,石女士带着家人去了锦绣中华,距离上一次来已经过了25年,她对这里有些印象模糊,没想到这一次居然让她有了全新的感受。本来一家人是冲着晚上的自贡灯会去的,但想着既然要去,就白天早点出门多玩一会儿,结果发现白天景区很漂亮、很热闹,节目也很丰富,一家老小都玩得很尽兴。比如有这两年很火的潮汕英歌舞,还有很多民俗表演,整个景区都洋溢着中国的年味。这让石女士不禁感叹,“原来深圳文旅一直在更新,老景点好IP仍然保持着好的生命力。”她甚至觉得这是深圳文旅的超前表现,自己童年愉快玩耍过的地方,在25年后带着自己的孩子故地重游又有了新体验。

初四,石女士安排就近深度游荔香公园,她说,深圳作为“千园之城”,家附近就有许多不错的公园,平时却也没怎么好好玩过,正好借着这个长假期去踏踏青。初五,石女士突发奇想,想带孩子去看看动物,于是又安排了一个同样25年没去过的老景点——深圳野生动物园。

大年初六记者联系上石女士时,她和家人正在家中休整。她称,这个春节,她为远道而来的家人安排了一趟“特种兵式”深圳游,大家都很满意,而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发现了深圳老景点的魅力,过了有意思的一个新年。(晶报记者 林菲)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罗婉 朱健 余梓宏 李岷 林菲 摄影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