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 高质量发展的深圳实践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02-17 23: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PCT和国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82.6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每平方公里12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深-港-穗科技创新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第二……南海之滨,创新活力尽情奔涌。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近年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技术攻关来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并积极催生新产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最终成高质量发展之效。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新技术新产业茁壮生长

将益生菌移植到患者肠道,有效干预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当下最前沿和有广阔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

作为深圳新锐生物科技企业,未知君依托AI驱动微生物组研究平台,研制出的一款FMT(肠道菌群移植)药物已获美国FDA准许进入临床二期,也是亚洲首个获FDA临床批件的微生态企业。

未知君联合创始人、CEO谭验表示:“该药获批推动了中国微生态制药再次向前迈出一大步。公司将继续推进这一管线的快速开发和申报,期待尽快为患者带来临床收益。”

未知君进一步拓展FMT药的治疗潜力,让前沿科技造福广大人群,也让深圳在新赛道新领域的国际竞争中有了一席之地。

作为首批国家生物医药基地,深圳有创新的基因、一流的产业发展环境,不仅培育了未知君这样的本土企业,也吸引更多国际生物医药企业落户。目前,深圳生物医药规上企业140家,上市企业11家,其中营收超10亿元企业8家,超百亿企业4家。根据规划,202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目前,深圳合成生物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试运行,“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国内首创,打通产业链“痛点”“难点”;空天技术产业已初步形成包括航空航天材料研发、精密装备生产制造、卫星等核心产品研制在内的产业链体系,场景应用多元化拓展;区块链发明专利申请量城市全国居首,平安、腾讯、微众银行等企业业内领先;设立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大湾区量子技术创新研究院,华为、腾讯提早布局,深圳量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处于我国第一梯队……深圳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成效初现,一批领先企业正在涌现。

“深圳产业发展已具备较好基础,产业链相对完备,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已初具规模,5至10年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夯实基础提升科技“硬核力”

创新是深圳的特质和品牌。“十四五”时期,深圳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创新“硬核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深圳推进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科研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跑出“加速度”,年均增长12.2%。PCT和国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20年的57.33件增长至2022年的82.64件。

原始创新源自于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就不可能产生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发展也就变为无源之水。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6000多项、超40亿元。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型企业梯队更加完善,培育出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达74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光明科学城建设持续推进,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试运行。建好建强国家实验室、省实验室。高标准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380家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载体。

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最终成高质量发展之效,以创新支撑深圳发展,以创新带动全省引领全国,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能级发展。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