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率先打造美丽安全智慧型农贸市场

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董春芳 文/图
2020-08-26 16:55
摘要

日前,“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覆盖工作推进会”召开

改造一新智能化的清湖农贸市场一角。

日前,“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覆盖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市领导肯定了龙华区改造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提前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取得的成绩。要求全市学习龙华经验,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龙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经验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笔者日前来到龙华区,看到了改造一新的美丽安全智慧型农贸市场,了解到龙华区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强有力举措。

坚持头雁效应,攻坚克难持续发力

龙华区有41家农贸市场(含2家农批市场),总数居全市第三,长期存在建设水平低、管理水平弱等问题。为从根本上扭转局面,面对辖区农贸市场点多量大面广、升级改造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区领导多次组织专题研究,早在2016年12月该区就全面启动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实施“三年攻坚计划”。2017年为“市场整治年”,当年下半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列入全市食品安全战略重点工程,为升级改造奠定了扎实基础;2018年确定为“升级改造年”,把改造任务列入区政府民生实事进行考核督办,将补贴标准由全市试点的25%提高到75%,强力推动市场集中升级改造;2019年确定为“攻坚克难年”,倒排工期,确保升级改造取得实效。

龙华市场监管局领导更是下沉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坚持“一场一策”,针对市场的不同特点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在龙华市场监管局专设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办公室,协调联动、统筹推进,确保工作落地见效。扎实有效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龙华区区财政累计拨付市场升级改造奖补资金七千多万元。除1家市场关停终止改造,2家市场旧改流拍需重新改造外,38家市场均在2019年改造完毕。

坚持对标最优,“三化”突出发展特色

龙华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龙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坚持了三大原则:一是在环保方面突出绿色化,比如在共和市场引进“菜场宝易腐垃圾三化处理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环保塑料袋自动售卖机”等设备,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二是在品牌方面突出专业化,清湖农批市场引入知名管理团队菜丁农业科技公司进行硬件升级,管理上运用“智慧农贸”系统开展标准化管理,2019年底龙华区清湖市场被列为省局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的试点市场,得到了省市场监管局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并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动全区38家农贸市场3000多家商户实现电子化溯源台账,台账上传率达70%以上。三是在监管方面突出智慧化。借力智慧计量器具终端,推动“传统农贸”向“智慧农贸”转型,积极探索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质量安全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将生产基地、物流配送、市场交易等环节纳入到区块链生态圈,推动农产品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2年多的农贸市场整治和升级改造,让龙华农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满意度从整治前的40%提升到目前的89%。2019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批市场升级改造要求,并依托“互联网+监管”的新模式,打造了龙华全区的“智慧监管”平台。

龙华区菜丁·清湖农批市场升级改造之后,实现了硬件设施规范齐全、摊台设计分类科学、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发挥“菜篮子”的作用。市场一改以往“脏乱差”,以“绿色、节能、环保”为设计理念,所有装潢焕然一新,市场还在食品溯源、消防、卫生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改变,软硬件全方位提升。市场内配备扶手电梯、中央空调、清洁保洁车、信息化公示屏,智能防作弊电子秤等设施设备,场内空气流通,垃圾收集、公共厕所也规范管理,环境的改善、设备的引入、服务的提升,得到各级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

坚持建管并重,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来,智慧农贸市场的前序层级(即农批市场、菜市场)发展态势迅猛。农批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核心的供应链体系,在新零售渠道与疫情的冲击下,仍占据着农产品流通的半壁江山。所以推动建设多动态发展、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适配,是当今农批市场业态对政府相关单位提出的新要求。龙华区开展农贸市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确保市场食品安全,龙华区以政策为导向,对区农贸市场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化推进。

龙华市场监管局(区整治办)强力统筹,督促街道主动抓、国企带头改。区各单位通力协作、严格执法,始终保持整治高压态势,形成了强大震慑力。2017年至今坚持引入第三方开展现场月度暗访测评,精准查找问题,助力农贸市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测评分数与奖补拨付比例挂钩,进一步压实市场主办方经营管理责任,促进硬件和管理“双升级”。特别在全市率先成立农贸市场行业协会,对升级改造后的市场开展检查辅导提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保障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营造“放心”市场

改造后的龙华区农贸市场不仅面貌发生了变化,保障食品安全的水平更是显著提升,市场采用智慧农贸管理系统保障食品安全,实现线上监管、远程监控、信息共享、多方联动,为市场统一配备智能秤,杜绝短斤缺两,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推行“扫码溯源”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并打造了深圳市唯一的“全省建设食品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试点市场,发挥试点市场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区40家农批市场、3000多家商户,实现索证索票电子化。疫情期间水产、海鲜、冻品、进口食品等高风险品类,实现线上食品来源防控,大大提高疫情防控成效,并在管理系统新增“疫情上报”板块,加大了高风险食品密切接触人群的筛查和追踪,严防农贸市场输入性风险。

龙华区农贸市场改造突出了智慧管理理念,开创了农贸市场科学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监管新模式,实现市场视频监控、线上监管、线上巡查、线上预警等功能,提升监管效能。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高度开放、覆盖全区、共享共用、通查通识”的平台,赋予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执法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权限,采集主体管理、产品流向、监管检测和公众评价投诉等相关信息,将生产、检测、配送、流通各个环节纳入区块链,依托智慧农贸区块链生态入口,打造“农业+数据+社区+资讯+交易+金融”的农贸市场生态圈。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需要,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需要,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龙华市场监管人在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和龙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汗水、智慧和担当绘就了龙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优美画卷,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编辑 彭健雄

(作者: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董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