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践行“双创”登陆春晚的启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02-10 00: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2月9日晚11时许,深圳原创舞剧《咏春》选段登上2024龙年央视春晚,“舞蹈+武术”的热血刚劲,咏春拳与香云纱“双非遗”联袂亮相,一股精彩的岭南文化风范呈现于全国观众面前。从B站2023跨年晚会斩获2亿播放量到2024央视春晚,《咏春》再度温暖陪伴全国人民跨年,“咏”中华文化,迎创新“春”华。

《咏春》“出拳”,岭南风采舞武生风。回顾过去一年多以来,这部诠释岭南文脉,呈现深圳文艺气派的精品舞剧,以“深圳精神”致敬凡人英雄,在海内外演出百余场,赢得满堂喝彩。此次《咏春》亮相央视春晚舞台,是深圳文艺在国家级艺术舞台的又一次高光亮相。深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脉动同频,创新艺术语汇表达,舞剧《咏春》是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部典范之作和一次精彩实践。

春晚“咏春”,国家级平台亮出“深圳出品”精品范式

央视春晚,是伴随着一代代中国人成长的春节仪式。作为一台饱含家国情怀、兼具艺术高度,且力图能够满足全国人民欣赏口味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其所呈现的节目无疑集合了当下一段时间内来自五湖四海的文艺精品。此次,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春晚舞台大放异彩,是国家级传媒机构对舞剧《咏春》思想立意、艺术水准、演出水平进行严格考量后的一次高度肯定,也让这部问世仅一年多的深圳舞台剧新标杆,在国家级平台亮出“深圳出品”的精品范式。

舞剧《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咏春拳舞武见精神,香云纱柔中带风骨。此番舞剧《咏春》选段以高度凝练的编排亮相央视春晚舞台,以极大的艺术冲击力在全国观众面前“出招”,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登上央视春晚的深圳原创文艺精品。而这次亮相,也必将为《咏春》延续“破圈”效应提供又一波强大动能。

深圳出品舞剧《咏春》由韩真、周莉亚执导,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任编剧,主演常宏基、张娅姝均是供职于深圳歌剧舞剧院的业内翘楚,过硬的制作班底手握“珠玉”在前,是作品叫好叫座的保证。同时,在过去一年多密集的海内外巡演中,当“加场”、“冲台谢幕”等已经成为观众对该剧的例牌期待之时,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观众人群,也为好口碑的积累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答案样本。

自2022年底在深首演,并于2023年3月开启全国巡演以来,《咏春》走过了34个城市、142场演出,创造了中国艺术舞台领域的众多高光时刻。2023年,《咏春》曾三次进京演出。2023年4月,《咏春》登上我国的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作为“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连演5场。著名演员靳东观演后以“震撼、大开眼界”来形容《咏春》带给自己的触动。6月21日晚,《咏春》作为“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5场,29个国家的百余位驻华使节现场观看了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观后称,“终生难忘,我们有高峰了!”不久前,《咏春》选段还精彩亮相了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成为唯一一个来自首都之外的地方文艺院团的节目,浓郁的岭南风情和大湾区气象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2023年9月底,《咏春》首次扬帆“出海”,在新加坡滨海演艺中心连续引发“满座”效应,不仅串联起了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情感与记忆,同时也以其现代性的表达,让学习、工作、生活在新加坡的西方人爱上《咏春》,更看懂了《咏春》。

而在2024年新年首周,舞剧《咏春》在港连演5场,更是创造了场场火爆的热烈场面。香港舆论认为,《咏春》将中华武术的速度力量与现代舞蹈的行云流水融为一体,是深圳勇于文化创新以及深港文化交流“双向奔赴”的成功范例。同时,2024年全球巡演首发式也同步启动。

图片

新年伊始,最新的深圳城市旅游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画面中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以舞蹈之美勾画武术之魂,向世界展示东方之美与中华英雄之气。

自首演问世以来,这部在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均镌刻着“深圳出品”印记的作品便凭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极富时代感和现代性的艺术语汇,将浓厚的岭南文化、岭南风情融于舞蹈英姿。翻阅多个社交平台、售票平台,不难发现热情的观众们在演后写下洋洋洒洒的观后感,自发地颂扬剧中的人情之美、舞武之美、舞美之美、文化之美,表达着对舞剧《咏春》凸显精神内核的共鸣与感动。舞剧《咏春》的诞生,不仅为中国的高雅艺术演出市场注入了一记强劲脉动,也随着该剧在海内外的演出脚步,将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精彩传扬。

根植岭南文化打造“双创”典范,“深扎”创作引发共情共鸣

当代中国,山河壮丽,群情豪迈,前程远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广东岭南,是舞剧《咏春》精神气韵的诞生之地。一直以来,广东以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革故鼎新,博采众长,对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文艺工作者沿循地方文脉,对艺术精神进行现代阐释和现代重构——从街坊邻里,到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从历史人文的细节纹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岭南文化脉搏中跳动的创新基因,让广大文艺工作者从这些历史宝藏中获得了灵感,找准了主题,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脉动。

剧中,热血高燃的咏春拳、饱满深情的香云纱、层层叠叠的镬耳楼、烟火气十足的七十二家房客等极具岭南风情的元素都曾在巡演中令各地观众强烈共情共感。无论是主创在创作阶段多次深入“叶问”故乡采风,还是将国家级非遗香云纱创造性地运用于舞台表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创作主题实践,《咏春》得以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作为曾创造了诸多电影、电视剧等流行经典之作的文化符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被深圳搬上舞剧的高雅舞台,并与香云纱共组“双非遗”文化内涵,以舞武结合、“双线叙事”的艺术手法,尝试为咏春拳打开新的艺术表达空间,以开创性的艺术表达讲出一个链接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外延的“逐梦追光故事”,从中照见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历史人文风貌。

深圳丰富的现实生活肌理,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的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深圳经验、深圳精神、深圳生活,有理由得到更加充分地反映,需要得到更加生动的述说。而此次舞剧《咏春》此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正是一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审美意蕴作为文艺创作的内核,完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之举。

在该剧创作谋划阶段,深圳市就将这部作品定义为一部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作品。事实证明,正如剧中叶问在香港打开了咏春的“一扇门”一样,舞剧《咏春》也在国际演艺市场、国际传播上打开了“一扇门”,让新时代讲述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破圈出海、走向世界。

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可以看到,《咏春》所传达出的中国文化魅力,跨越了民族和语言,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走出去”的一次精彩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深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市既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也是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最能触发直抵人心的思想共鸣。深圳从来就是一座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城市,《咏春》的频频“出圈”,同样体现着深圳在文化发展上的先行追求。

每一部成功的文艺作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密码,那么,为什么是《咏春》?为什么是深圳?

一直一来,深圳坚持把文化繁荣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让高度的文化自觉成为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的风向标,充分发挥各项扶持保障机制作用,形成了一套富有深圳特色的文艺创作机制。沿循于广东文艺发展大框架,深圳持续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加大文艺精品力作的支持力度,创新形成了“政府保障+社会资本+文化企业”的文艺作品创作机制和推广机制。此外,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文艺名家”计划,通过“项目制”运营引进顶尖人才。《咏春》的诞生,正是由国内顶尖艺术创作阵容,与成立仅5年、演员平均24岁的深圳歌剧舞剧院通力合作完成的。

对此,文化学者花建认为“深圳制造”文艺精品创作有其独特模式,政府、民间通力合作,主流价值观和企业的运作机制寻找到了结合点。当四面八方的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本都被吸纳到深圳,经过官方的有效引导和积极助推,为深圳文艺精品创作提供了澎湃不息的动力。

作为一座自诞生起便带有创新基因的城市,创新的因子,也进一步助力了深圳文艺在“攀峰”征程中形成了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独特标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家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中心联席主任张志安认为,在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创新传播方面,《咏春》是近年来从广东、深圳诞生的一个极具代表性剧目,“从剧中能看到传统文化和创新的舞台形式,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的有效结合。《咏春》注重年轻人的情感体验,形成了将文化内核与沉浸式交互场景有效结合的融合传播形态。”

如其所言,《咏春》的一路走来,与贴近年轻人的传播语态、传播渠道选择不无关系。无论是剧中五大门派的对决舞段在B站2023跨年晚会斩获2亿播放量,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舞台的惊艳表演,还是2024开年与国际知名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国际影后杨紫琼携手共创的新春短片,这些均让舞剧艺术不再独立于庙堂之高,而是延伸成为一种跨文化、跨圈层、跨年龄乃至跨越国界的文化介质,不断积累起强大的口碑,让作品的影响力越见旺盛。

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说:“4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是深圳人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进入新时代,深圳的文化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写就了中国舞台上的《咏春》,在经济和文化上达到了一种和谐同步。”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认为该剧精准地做到了“致敬传统、讴歌英雄、影印时代、面向世界”,认为该剧以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小切口,却能够恢弘而精彩地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咏春》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中国人的精气神,这种对于精神内驱力的生动挖掘,对于用好的艺术作品鼓舞人心,提振进取力,对于我们向世界展现大国风采是非常重要的。”

“春”之脚步步履不停,“舞武”生风风越高峰。如今,深圳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文艺创作共识:扎根深圳先行示范的热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心创作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传得开、叫得响的文艺精品,不断树立文化艺术新标杆,让“深圳出品”既具备鼓舞精神的“能量”,又具备人民群众喜爱、愿意传颂的“流量”。以舞剧《咏春》为代表的深圳文艺精品创作成功实现了海内外舞台的“突围”,让深圳文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路径,在实践中越走越宽。

编辑 连博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