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营商环境赋能一流科学城建设 光明区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读特记者 关万学
2020-08-26 10:20
收录于专题:特区40年 巨变光明
摘要

为快速高效完成建设任务,光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成立了5G基站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将全区5G建设任务列为“创建模范机关——勇当科学城建设尖兵”攻坚行动项目,成立专班,协同区各单位、各街道、通信运营商形成合力,多举措、多方发力

核心提示

超额完成813个5G基站建设;着力构建形成“1+4+N”政策体系吸引优质项目落户;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安心创新创业……今年来,光明区抢抓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历史机遇,紧盯营商环境各领域短板,全方位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光明区“营商环境提升年”。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大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提升营商环境,助力光明高质量发展。

光明区坚持“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理念,一方面通过政策体系上做加法,加强完善营商环境中软环境的建设,以此助推招商引资工作,做优做强新兴战略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加强5G基站等硬环境的建设,以一流的基础设施,赋能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建设。

以一流通讯基础设施

助力一流科学城建设

8月17日,深圳市宣布:深圳市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深圳由此率先进入5G时代。5G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任务,也是赋能光明科学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今年,按照市里的部署要求,光明区需于8月底前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数1650个,其中宏站1413个。为大力推动全区5G基站建设,光明区在完成市里下达任务基础上,自我加码,额外增加基站建设任务767个,总任务数提高至2417个。

为快速高效完成建设任务,光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成立了5G基站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将全区5G建设任务列为“创建模范机关——勇当科学城建设尖兵”攻坚行动项目,成立专班,协同区各单位、各街道、通信运营商形成合力,多举措、多方发力。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在全区各有关单位及各街道通力合作、攻坚克难下,截至8月19日,光明区已建成5G基站2463个,市任务完成率达149.3%,区任务完成率达101.9%,基站密度达到15.8个/平方公里,光明区初步实现5G信号全覆盖。

大力推进5G建设是光明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光明区提升营商环境的硬环境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光明区是发展高端制造重点区,也是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先行区。下一步,光明区将结合发展规划,着眼长远,根据科学城空间规划、各地块法定图则、建筑、交通路网等规划及建设进度,同步调整5G基站布局,以一流的通讯基础设施,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此外,据了解,光明区今年将新建118根多功能智能杆,大部分以存量旧杆原址改造为主,光明区先行先试,完成全市首个多功能智能杆“存量改造”项目,助力光明5G新基建踏上“快车道”。

在提升营商环境的硬环境方面,光明区还对全区110个城中村的“弱电管线”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109个城中村弱电线路迁改工作,剩余1个城中村预计8月底前完成。

构建完善政策体系

专项服务重点企业

一流的科学城,需要一流的营商环境。光明区为提升营商环境中的软环境,在产业政策体系上不断做加法,并聚焦企业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完善的政策体系及高效优质的企业服务,助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光明。

近年来,光明区突出规划引领发展,积极构建“1+4+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全面实施《光明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普惠性政策,制定“3+1”产业专项政策。

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科学城展示中心对辖区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宣讲。

不仅如此,光明区立足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问题,已经形成《“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初稿;开展6个较大面积产业空间片区的产业规划工作,研究片区发展战略,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等政策建议;推进未来产业竞争力集群培育研究,重点探索新型产业园区建设路径、运行机制等内容,研究提出培育产业竞争力集群的具体措施,推动大科学装置建设“沿途下蛋”。

光明区聚焦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痛点、难点问题,搭建企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约80%的模块开发,包括线上服务超市,惠企政策推送、金融服务等功能。目前已对接深圳金服平台引入平台链接,为企业融资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光明区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三级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由区、经济部门、街道领导和社区书记挂点服务企业,基本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除此,光明区深入推进企业服务,结合“智慧光明·企业服务门户”的建设,建立“一点提问、全网联动、件件着落、全程追溯”的企业服务机制,搭建企业与服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平台。

大力招商集聚优质项目

助力光明区高质量发展

当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双区叠加”的效应正释放澎湃动力。站在新的历史机遇上,光明区聚焦市委提出的“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求,高标准谋划光明科学城建设。

近年来,光明区通过“走出去 引进来”理念双管齐下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项目。

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光明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线上服务模式,进行网上谈,实行云招商,有效保障疫情期间招商引资工作“不掉线”“不降温”“不打折”。

今年来,光明区通过线上线下组织了15场招商活动,成功引进了规上用房企业94家,累计产业用房需求约28.30万平方米。据了解,新引进的94家用房企业预计2020年将为光明区带来超过80亿元的产值。

在光明区招商引资中,主要围绕“3+1”重点发展产业实现新突破。光明区充分发挥光明科学城品牌效应和磁吸效应,围绕智能产业、新材料、生命科学、特色服务产业(科技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重点产业,选择符合产业需求的项目进行“敲门招商”,引进一批重大优质项目,不断提升“3+1”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已围绕区重点企业制定了招商图谱,围绕辖区龙头企业核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工作。上半年,该局通过电话联系、现场拜访等方式对接了75家辖区重点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筛选了其中20家作为重点推进项目。其中华星光电的驱动芯片供应商广州通锐微电子已明确落户深圳。

光明区把光明招商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渠道和窗口平台,充分调动安巡员、园区信息联络员积极性,确保网站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目前光明招商网录入721个园区信息、2546栋厂房信息、7700余家企业信息,基本实现信息全覆盖。据悉,截至目前,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已受理招商引资项目引荐机构备案达36家,已受理招商引资项目引荐机构推荐落地项目1个。

编辑 麦苗茵

(作者:读特记者 关万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