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兴五周年 | 看深圳在“变”与“不变”中的责任担当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02-01 19:3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在帮扶协作机制下,正是有了深圳这座城市,才使‘共同富裕’成为现实。”在1月31日的“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发布会现场,看到众多汇聚“深圳智慧”的示范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激动不已地说道。

时间倒回5年前,2019年2月1日,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的前身——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挂牌运转,自此深圳乡村振兴、帮扶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汇聚与辐射。

实际上,自1990年深圳接受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帮扶梅州市的第一份“任务书”开始,便开启了至今三十余年的帮扶协作工作。如今,深圳始终秉承“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初心,以一己之力对口全国9省区106县,以深圳机制、深圳标准、深圳理念服务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

从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圳不变的是帮扶初心、奉献精神、民生情怀;变的是更高效的机制、更创新的路径、更响亮的品牌。回望时光、踏向新程,“深”情仍续写,铺满“圳”兴路。

云南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区

不变的帮扶初心

从早期的援助行动到如今的深度协作关系,从承担省内市县对口扶持到主动服务全国帮扶大局。30年来,深圳先后与广东省内、西藏、新疆、贵州、广西等17个省区(直辖市)及所辖109个县(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一直以来,深圳市保持不变的帮扶初心,超8000余名干部人才奔赴一线,投入超600亿资金,建设超5万个协作项目,助力200余万人实现脱贫。深圳市领导挂点尽锐出战,市区两级全面联动,企业与社会组织汇聚智慧,2000万爱心市民同向而行。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而“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就是深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不变的奉献精神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有情怀、有担当、有干劲、有能力,也甘于被派到最艰苦的地区。

2023年4月底,深圳第十一批深圳援疆干部抵喀;6月9日,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干部到岗履新;近期,粤桂协作工作队即已开始新一轮工作交接……一批又一批选派干部,前赴后继、攻坚克难,用心丈量帮扶协作工作。

深圳市儿童医院的黎红平医师,去年7月到喀什不久,便接诊了仅28周、体重只有1.45公斤的早产儿。这个救治案例,刷新了喀什地区妇幼保健院低体重儿成功救治的纪录。

黎红平医师。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摄

深圳交易集团的陈立源进驻龙川县麻布岗镇后,与工作队一同为当地发展想了个点子:“卖空气赚钱”!立足于深圳特色的“碳交易+”路径,龙川县7个镇27个村实现了600余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交易减排量40余万吨。

截至1月底,“耕耘者振兴计划”已培训近七万人,深圳干部的足迹已遍布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

深圳干部们甘于奉献,不仅带来项目和资金,还带来深圳温暖、带来了特区敢闯敢试的精神……

不变的民生情怀

记者曾到过不少深圳对口地区走访,发现一个现象:带有深圳印记的项目非常多。

比如道路,在重庆巫山县大昌镇,最繁华的主干道是“深圳路”;在西藏林芝,当地最宽最具规模的干道叫“深圳大道”;在广西河池罗城仫佬家园,小区出行的主干道也是“深圳路”。

比如学校,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1995年深圳就建设了鹏城希望学校;在广西,有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罗城·深圳实验小学、东兰深圳龙华小学……

比如医院,在广东河源、汕尾两地,深圳各投入16亿元建设的深河人民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均是对标深圳的现代化三甲医院。

一处处烙上深圳印记的学校、医院、高楼、道路背后,不变的是深圳的担当与情怀。

如今,深圳依旧聚焦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的实事,先后援建了喀什大学、深塔中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汕尾理工学院、深河中心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

喀什大学东城校区。

更高效的机制:从“你来”到“我往”

县域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也是深圳在省内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阵地。

如今,深圳正在省内共建4个市级产业园,在对口的23个县共建一批县级产业园,引导深圳产业有序转移,促进经济纵深拓展新维度和新广度。

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效果图。

而与之相呼应的,是“反向飞地”在深建设蔚然成势。记者梳理时发现,2023年,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在深陆续启动超10个“反向飞地”,纵观广东省,深圳已成为当下“反向飞地”设立最多的城市。

从“你来”到“我往”,各对口地区自发式地设立“反向飞地”,背后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加速、离不开深圳的先行示范作用、更离不开深圳与帮扶协作地区的良久合作基础。

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

如今,“反向飞地”开启试点,加快打造深圳与对口地区形成“总部+基地”“企业+资源”“研发+制造”“市场+产品”等协作模式,更高效的机制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协同,引领帮扶协作地区全面振兴。

更创新的路径:从“汇聚“到“辐射”

以往,深圳市各消费帮扶中心展馆内,汇聚了来自对口地区的众多美食及文化,深圳不遗余力推动对口地区优质产品“进深融湾”、文化“破圈出彩”。

如今,“深圳买”转变为“深圳卖”,深圳率先探索政府牵引、企业抱团下沉二三四线城市开拓市场的新路径,在对口地区创建“深圳精品展销中心”,截至2023年年底,深圳在对口地区已建成5家。

展销中心正如一个双向信息交汇的“枢纽”,深圳再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去的不仅是有型的产品,更是深圳科技、深圳观念、深圳品牌、深圳服务和深圳的新潮生活方式等,激活当地的市场和潜力。

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

从对口地区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圳辐射的范围更深更广。展望全球,位于南宁的共建产业合作区,搭建深企“走向东盟”桥头堡;位于哈尔滨的深哈产业园,辐射东北亚、连接“北大门”,位于喀什综合保税区的深喀产业园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深圳以更创新的方式,拓展出一条条跨越国门的“提速路”,助“深圳理念”走向全球。

深哈·科创总部

更响亮的品牌:从“促进”到“转化”

有一种品牌叫“圳品”。深圳派出专业团队赴协作地区开展“圳品”培育、申报培训、供深基地评定等工作,帮助和指导当地企业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全链条管控能力,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有一张名片叫“深圳农场”。深圳为当地引进深圳农机装备、生物育种、数字科技等先进技术,赋能当地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更多高质量的农特产品进深融湾。

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获第一批“深圳农场”命名,成为深圳农副产品优质供应基地。

有一种联盟叫“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近两年来,联盟成员单位已增至95家,东部企业投入校企合作资金达到9640万元,筹集资金超过2000万元用于开展“定制式”培训班,帮助一万多人实现技能提升和高质量就业。

如今,深圳推进建设的品牌,正不断为当地转化成农业优势、产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对口地区成为衔接国内国际规则标准的“适配器”、网罗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的“引力场”,让更多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实现双向流通。

深圳至林芝直飞航线开通。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深圳将汇聚更大力量,在全新征程上携手对口地区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合作共赢,为国家乡村振兴唱响深圳最强音。

编辑 王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