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东莞顶住了!
东莞+ 林朝丰
01-31 09:12

1月31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

报告指出,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超预期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市政府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快干苦干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推动全市经济筑底回升、持续向好

全市170多万户市场主体自强不息,逆流而上加快上规、上云、上市、上榜,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总量连续12年居全省地级市第1;新升规工业企业1797家,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1216家,均居全省第1;A股上市企业增至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增至170家,均居全省地级市第1。

9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勇挑大梁,助力引进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链项目11宗,亿元以上425宗,协议投资超过3600亿元。

398家行业协会商会牵线搭桥,累计举办50场市内展,组织参加224场境内外展会。

168家金融机构精准滴灌,推动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1%和9.7%,其中制造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超20%。

500多万名产业工人扎根岗位,与企业发展同舟共济。

各部门闻令而动,在全省率先出台“稳工业15条”“降成本8条”等组合拳,围绕扩投资、促消费推出超20份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超200亿元,推动固投、社消零分别增长2.7%和3.4%。

各镇街(园区)群策群力,想方设法暖企业、育动能、强后劲,松山湖、沙田、洪梅、南城、麻涌、石排实现5%以上的增长,长安、松山湖GDP超过900亿元,南城超过800亿元。

各村(社区)顾全大局,积极响应减租号召,共同治理二手房东违规行为,以实际行动助企撑企。

全力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大做强

出台以制造业当家为主题的市政府一号文,坚持稳支柱与立新柱并举。

围绕发展大产业,构建总规模2000亿元的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推动七大战新基地提速建设、产值突破1000亿元,“三大手机”产值增长13.3%,扭转连续三年下滑态势,食品饮料产值突破1200亿元,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引进投资分别增长44.1%、35.7%、31.5%。

围绕打造大平台,规划60个现代化产业园,完成连片土地整备7500多亩,启动建设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超1000万平方米。

围绕抢抓大项目,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推动赣锋锂电、天域半导体等25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335亿元。

围绕培育大企业,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94家,营收超百亿元企业25家,22家莞企入选广东企业500强。

围绕做优大环境,对标广深争创一流服务,设立东莞民营企业家日、工程师日,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扩容至1000家,“企莞家”实现规上企业服务专员全覆盖。实施“工改工”融合审批、完工即投产等改革。

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

创新打造“127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建成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364个美丽圩镇示范项目,创建72个特色精品村,“零分红”村从29个降至18个,凤岗雁田成为首个“百亿村”。

中心公园一期、北部学校等国际商务区重点项目建成启用,立体慢行系统2号桥、第一国际街区整治等核心地段提升项目顺利完工。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率先启动中心城区首批12个示范项目,治理违建3158万平方米。

新建碧道140公里,华阳湖获评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厚街、横沥、大朗入选省森林城镇。

建成455个口袋公园。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53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黑。

进一步充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概算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可研获批,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申报设立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基本建成。R&D投入强度提至4.1%,高企总量突破1万家。

1号线一期隧道全线贯通,2号线三期稳步推进,虎门高铁站完成升级。莞番高速三期建成通车,新增100个穗莞、深莞通办事项,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

《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携同香港打造全球首个跨关境海空联运项目。跨境电商超过900亿元,保税物流超过3000亿元,外企内销超过6000亿元。

在全省率先探索高级技师自主评价,提升学历技能素质36.8万人次,引育本科生15.2万名、硕士以上人才1.2万名。新增1个战略科学家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土杰青实现零的突破。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千万人口的急难愁盼

新增公办学位6.7万个。

在全国首创健康副厂长模式,定点社卫机构100%接入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生产安全事故数和亡人数双双退出全省前5,16年来首次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违法犯罪警情降幅珠三角第1,电诈“全警预警”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新增养老床位超400张,“民生大莞家”解决微心愿3.9万宗。

3348套共有产权住房上市供应,3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道路交通综合整治353公里。

启动文化强市建设,火柴盒音乐会入选首届全国群众文化品牌优秀案例。

社保卡“一卡通”成为全省示范,电子社保卡覆盖率全省第1。

东莞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中国区大奖,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获评首个“中国潮玩之都”称号,获颁全省首批平安鼎,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个体工商户登记等超100个事项“视频办”、公积金提取等近3000个事项全程网办。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现镇街(园区)全覆盖,12345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A+等级。

(作者:林朝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