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撂荒地,激活土地新活力。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仙斗村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程中,将撂荒已久的100多亩地盘活起来,近期迎来了丰收。这得益于村企共建的方式,推动村、企、民进一步实现同频共振、利益共享、融合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
1月25日,在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仙斗村村企联建撂荒地复耕复种农业示范基地,松土机来回穿梭,地里的番薯翻土而出,其余农户用锄头刨薯、分堆,没一会儿一堆刚出土的番薯摆满了田间地垄。前段时间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但在两英镇及深圳驻两英镇帮扶工作队的推动下,找到了合作企业进行投资,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让这篇撂荒的村集体留用地再焕生机。“这是我们仙斗村联合深圳绿森源农业公司集中整合了村的20亩撂荒地,投资10多万元助力村集体发展,打造的村企联建高效农业试点项目。”仙斗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张俊耿介绍道。
据了解,像这20亩一样的撂荒地在仙斗村还有100来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平整,都按照季节复耕复种相应的蔬菜瓜果。通过这种模式的合作之后,复耕复种的瓜果还能够以高出本地市场价的20%被收购。张俊耿说:“企业除了撂荒地复耕复种的这些产品的回购,同时也把村里一些农户散户自己种的农产品也全部回购。现在农户就不怕作物种了之后没有销路,因为现在销路有确保了,他们种起来也更加有动力,更加有信心。”
深圳市绿森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勤文介绍道:“基地第一季度亩产2000多斤,这一季度达到5000多斤,几乎翻倍,同时利用公司的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技术优势、质量检测、技术监控、包装标准、财务管理等经验,打通这种产销链条,促进村集体、农户、企业的共同发展”。
这种“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布产”的经营模式,除了能够保底为20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23年更是为两英镇带动了60多万的销售额。深圳驻两英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杨海霖介绍道:“除了在仙斗探索连片种番薯之外,现在包括禾皋的麻叶以及高堂的西瓜种植基地,都是通过联络深圳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一村一品,推动三产融合,带动当地的集体跟农户。”
除了仙斗村,潮南区成田镇、仙城镇等地同样也有村企联建撂荒地复耕复种农业示范基地,当前,潮南区多维发力,精准施策,聚焦联农带农、富民兴村、“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绿美潮南生态建设等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编辑 连博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