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发布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01-25 18:57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月25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评价了两年半来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截至2023年6月30日,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基本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中期目标,为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指出,22项调控指标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增供应保障性住房等大多数指标超过或达到了预期进度。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8个新”。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2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0%(年均增长指2021-2022年平均增速,下同),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1%;商事主体达405万户,位居全国首位,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增至67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442家。

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2023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全国领先,深交所股票成交金额亚洲第一。

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推出80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8项获全国复制推广。

创新能级实现新跃升。研发投入水平全球领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企业创新水平全国领先,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研发经费投入94.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文化软实力取得新提升。深圳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蝉联第一。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深圳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3.7万个,三甲医院总数达32家。社区长者助餐服务和街道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实现全覆盖,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进展。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址深圳,茅洲河、大鹏湾分别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案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世界前列,新车渗透率超过60%。

城市功能品质展示新风貌。深圳公园总数达1260个,全线贯通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通廊。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旧工业区和城中村整治提升,轨道交通五期开工建设。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实现“五连冠”。

同时,《中期评估报告》聚焦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扩大需求、着力深化深层次改革、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等“10个着力”提出强化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编辑 贺佳艺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