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明委员:大力推动创新城市微农业,创造身边的诗意田园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2024-01-25 18: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梦想之城,也是全国唯一没有农村和农民的一线城市,但这不代表深圳不要农业、不发展农业。

“深圳是一座奇迹之城、梦想之城,也是全国唯一没有农村和农民的一线城市,但这不代表深圳不要农业、不发展农业。龙岗区可以大力推动创新城市微农业,打造出一个身边的诗意田园!”1月25日,区政协委员凌小明在政协龙岗区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建议,新的农业技术和模式,不仅仅是城市的新景观,也是居民获取健康安全蔬菜的新途径,是城市蔬菜保供的新基地,是学生劳动教育的新课程,更是助力低碳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对此,凌小明提出,龙岗要朝着“微农业+景观”方向发力,积极打造深圳特色的可食用城市景观。建议龙岗结合深圳市正在进行的第六立面提升示范,由区相关部门在全区划定一批国有物业和工业园区的屋顶,以“微农业+景观”方式,打造城市微农业及城市第六立面和绿色园区的先行示范:日常作为景观为城市增绿添美、节能减碳,紧急情况下又可就地转为城市应急蔬菜粮食的保供基地。

同时,聚焦“微农业+劳动教育”,为孩子们播撒热爱农业的种子。目前微农业种养已在一些学校楼顶局部实践,但尚未得到大力推广,建议由教育、城管和市监等相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选定一批基础较好的公办中小学校,进一步推广学校楼顶的微农业实践,将其逐步建设成为“微农业+劳动教育”的示范点。

凌小明说,目前教育部门要求每周必须保证一课时的劳动教育,但深圳绝大部分学校缺乏开展劳动教育的空间,导致劳动教育成难题。因此,学校楼顶既能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完成劳动教育课程,又能更好地让孩子们亲近农业,潜移默化为孩子播撒热爱农业的种子。

“围绕‘微农业+社会协同’,引导和支持行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育才。”凌小明表示,城市微农业前景无限,需要行业和企业的持续创新探索,该领域人才的前瞻规划和培养也应该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建议龙岗相关部门提前谋划特色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策略,引导和支持相关企业与深圳科研机构、高职院校,特别是龙岗有关高校,尝试设立城市微农业等相关专业,开展相关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培养科技农业等应用型人才,助力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