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荔枝园里开出草莓花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文/图
2024-01-24 21: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这个甜。”“这个品种能在深圳种活吗?”

“这个甜。”“这个品种能在深圳种活吗?”近日,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思楼6楼实验室里,20多种从昆明运来的草莓,摆放在由该校和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联合举办的草莓新品种引种及品鉴会现场,由技术人员一一介绍着特征特性、区域适应性和抗病性等。据深职大食品药品学院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综合试验站站长乔方介绍,这些草莓即将采用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尝试在广东荔枝园推广。

荔枝园里种草莓的想法来自乔方,平时她除了在深职大做科研,就是天天行走在田地里。她告诉记者,广东的荔枝大多在7月份采收完,很多硬件条件好,适合休闲的荔枝园在下半年空着,基本没有客流。如何让这些荔枝园在元旦、春节及整个春季依然受欢迎?乔方不断寻找答案。

多方了解后,她把目光放在了引进选育草莓新品种上。通过国家草莓产业体系的专家推荐,昆明库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走进了她的视野。这家条盆草莓生产企业具有从育种、育苗、生产、采摘的丰富经验,也希望通过与广东高校科研团队的合作,壮大广东市场。

经过双方反复沟通,最终决定采用两地互补模式:前期的育苗、营养生长在云南完成,并采用条盆种植,在12月前后运到广东,落地1周后便可以陆续上市,开放采摘。“不仅仅是在有条件的荔枝园,只要有空地、有阳光、有水,就能种草莓。”乔方说。

在学校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一排排盆栽的草莓苗,其中有不少结了大大的果子,远远望去,像一排垂在空中的小红灯笼。站在盆栽旁,大家听着技术人员对新品种生长适应性的介绍。据了解,这些草莓苗基本上是30天开花、50天结果。根据目前这个天气,约一周就能吃上酸甜可口的草莓了。

“在深圳同时引进20多个品种的草莓,目前我们还是第一家。新品种的落地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病虫害、气候温度差异、降雨量大,以及配套技术、果子加工、营销模式等,这些问题都会带来风险,因此,团队仍在不断探索和实验中。此外,我们还想通过新品种,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模式,而这就需要产学研结合,一起攻关。深职大的师生动手实践能力特别强,估计用不了多久,困难就会解决。”据乔方介绍,目前,有不少企业对他们的项目感兴趣,投来了合作意向书。

“如果真能落地,那么冬天荔枝林也能结出红果。到时候,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还为农户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乔方说。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