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民政部官网上留言,提出了普及2024(非民间所传寡妇年)龙年结婚的建议。
该网友表示,“因2024年立春,处于农历2023年末,有民间传言,此年为‘寡妇年’,不适宜结婚等。此说法,严重背离了生活常识,科学常识。”
该网友建议,由民政部或其他部委联合发文,发表一篇面向全社会的普及宣传文章。引导广大居民在龙年正常结婚,不要受迷信、社会传言影响,应结尽结,为我国的人口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1月22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对此建议作出了答复,称“您的建议我们将予以关注,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什么是“寡妇年”呢?“寡妇年”的说法来自于“寡年”,“寡年”也被称为“滑头年”“无春年”“盲年”,即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百姓将没有“立春”的年份叫做“无春年”,又称为“寡年”,后来有人又根据“寡”字,演绎出了“寡妇年”。
那2024年的“立春”去哪了?被2023年借走了。
农历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计算时间,一个月约29.53天,一年是354天或355天,平均比根据太阳活动计算的公历(365天或366天)少11天。为了和公历“找齐”,会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补齐与公历相差的209天。
但有闰月的年份,一年就是13个月384天,远远超出两个立春之间的跨度,即一个回归年的365.2422天,于是有些年份的“立春”会被相邻的闰年“私吞”,也就成了“无春”年。
而所谓的“无春”年在我国农历很常见,基本每两三年就会有一次,比如2000年龙年、2002年马年、2005年鸡年、2008年鼠年、2010年虎年、2013年蛇年、2016年猴年、2019年猪年、2021年牛年、2024年龙年、2027年羊年都是无春年。
从民政局公布的数据看,在“无春”年结婚的新人不在少数,特别是2013年,几乎是近20年来的结婚峰值。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田兆元表示,关于寡妇年的说法,并不见于正规民俗文献,规范的民俗文本不承认这一点。并且,没有任何证据任何数据证明无春年对于人们结婚和生育产生影响。
2024甲辰无春年是龙年,依照民俗是吉祥年,很多人都在备孕,龙年诞生龙宝宝,这是人们的美好期盼。
而“寡妇年”是一种耸人听闻的传言,属于谣传。这种说法影响并不大,以前是在各地零星存在,但互联网时代,民间灰色的话语传播很快,所以有时与过去的传播地并不存在紧密联系。
田兆年表示,无春年为寡妇年这种说法应该也归于谣传一类。民俗是引导人们向上的,此类不属于民俗,属于陋习迷信,要予以批判。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关于婚恋迷信的说法还有很多,花样屡屡翻新。比较传统的是,结婚前要算男女生肖、八字合不合;结婚时要严格遵照黄道吉日,甚至吉时、凶时也各有讲究。很多年轻人虽然不信老一套,但对塔罗牌占卜、十二星座配对等深信不疑,不与某某星座谈恋爱在网上还成了热议话题。
迷信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归因,迎合了人们面对未知的恐惧;但揪着毫无根据的说法为人生大事做判断,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与困扰。那些已经在“桃花年”“无春”年结婚的人,也可能因为这些思想对婚姻产生疑虑,并促使其成真。
所以,没有适合结婚的年份,只有适合结婚的人选和足够坚定的感情基础,只要两人相互信任,有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在任何年份都可以结婚。
(综合来源:民政部官网、潇湘晨报、九派新闻、大皖新闻、北京晚报)
编辑 刘悦凌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