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3万家,深圳出口规模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文/图
2024-01-16 21: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46.6%,拉动全省外贸增长2.6个百分点。

1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2023年广东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2023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值达7.9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3万家。深圳进出口值达3.87万亿元,增长5.9%,规模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46.6%,创历史新高。其出口值达2.46万亿元,增长12.5%,规模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据介绍,2023年,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先后出台支持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18条、推动全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条措施,多层次、多角度立体支持广东稳住外贸基本盘。海关服务广东重大项目建设,对进口设备“即到即检”,对符合条件的进口大宗能矿商品“先放后检”“快检快放”,压缩通关时间超一半。海关还扩大“组合港”“一港通”等改革覆盖范围,缩短货物平均堆存期3天以上,累计开通航线57条,2023年运输货物超48万标箱,同比增加40.6%。

同时,广东省内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创新打造全球中心仓支持出口货物多模式拼箱出境。并且,“一企一策”对接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供应链总部项目,打造电商出口“嵌入式”监管模式,实现高效验放、读秒通关。2023年,广东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58列,同比增长约30%,开行列数首次突破千列大关,进口回程班列同比增长超1.3倍。

深圳海关副关长潘楚雄指出,通过深化“海空港畅流计划”改革,海港、空港出口货物周转效能提升20%至45%左右。深圳海关方面大力推进“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实现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并延伸至粤西地区,平均压缩货物堆存期66%,享惠企业超5000家。通过“深圳蛇口港—湛江港”“深圳蛇口港—江门高新港”等组合港线路,广东东西两翼城市的港口实现与珠三角的无缝衔接,形成“两港如一港”、“一港多区”的港口群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深圳外贸保持增势,稳规模、优结构不断推进。据海关统计,2023年,深圳进出口3.87万亿元,增长5.9%,规模创历史新高,居内地城市第二。深圳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46.6%,拉动全省外贸增长2.6个百分点。

据介绍,深圳贸易自主性增强,保税物流业态发展良好。2023年,深圳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14.4%,规模达到2.08万亿元;深港物流一体化优势继续显现,保税物流增长5.2%,占23.7%。2023年,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合计3.04万亿元,增长4.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3万亿元,增长9.3%,占33.6%,提升1.1个百分点。

深圳民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2023年,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2.54万亿元,增长12.3%,占65.7%,比重高出全国同期水平12.1个百分点。2023年,深圳进口消费品、半导体制造设备、大宗商品分别为1349.1亿元、301.6亿元、238.9亿元,分别增长3.1%、316.2%和56.8%。

深圳机电产品优势稳固,“新三样”出口动力强劲、表现亮眼。2023年,深圳机电产品出口1.78万亿元,增长6.7%,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72.6%。机电产品中,“新三样”合计出口887.6亿元,增长33.9%。潘楚雄表示,深圳海关方面对于支持“新三样”扩大出口的主要支持措施包括:创新监管模式,加强合规引导;建立风险监测点,提升企业预警应对能力;开通绿色通道,拓宽物流大动脉。

对于锂电池,深圳海关方面探索试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检查验证+合格保证”查检模式,属地危险货物包装查检时间缩短超50%,企业库存周转率提高75%。深圳海关方面还联合企业开展欧盟电池新规研究,助推欧盟采纳意见修改14项要求,助力2023年广东锂电池出口1088.5亿元,增长15.9%。

记者了解到,2023年,深圳海关方面聚焦重点产业集聚发展需求,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系列措施35条,通过畅通“物流链”、优化“监管链”、提升“服务链”三链融合,持续夯实外贸发展基础。2023年,深圳海关方面保障超289.8亿元科研及高新技术设备安全高效进口;深圳关区106家对接的保税企业进出口超1万亿元,新增报关单位备案1.98万家,实现90%以上跨境电商包裹自动放行。

编辑 温静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