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碗“AI鸡汤”!25万只鸡养在“云”上,深大请全校免费吃鸡
​​读特融媒体记者 袁斯茹 李旖露
01-16 18:45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视频来源:深圳报业集团视听中心

1月16日,深圳大学的食堂里多了几个“AI鸡汤”的档口,在这排队的师生一度站到了食堂门外。来自深大“腾班”的“00后”大学生们,正在请全校师生免费喝鸡汤。

去年,这些学生走进贵州赤水乌骨鸡养殖基地,在深大计算机和软件学院的老师们及腾讯云工程师的指导下,采用腾讯AI技术和云平台,历时8个月开发出了全球首个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运行半年多,该基地的乌骨鸡提升了30%的出栏率,增产6万多只。

用AI守护300多年的传统

“为了尝尝这碗鸡汤,我推迟了寒假回家的时间。”一位深大的学生告诉记者。

在这个临时开辟的“AI鸡汤”档口,火红色的“免费吃鸡”招牌下,帮忙舀汤的不是食堂阿姨,而是十来位来自“腾班”的学生。把一碗碗鸡汤亲手端给同学和老师后,他们才有空围坐在一起,品尝这碗凝结了自己8个月心血的鸡汤。

深大食堂后厨师傅将处理好的乌骨鸡下锅熬汤。

1月16日,深大师生在食堂档口排队打“AI鸡汤”。

“腾班”是深圳大学和腾讯云联手打造的人工智能特色班。去年,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启动,首个“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王翊沣、李文、郭宇航等腾班2020级本科生受聘成为“AI技术合伙人”。

从去年4月开始,王翊沣带领着2021级腾班师弟师妹,开始了AI养鸡的征程。他们到贵州长庚农业的养殖基地调研现场环境和需求,并开展前期部署。有组员形容这是一次现实版的“变形计”——走过弯弯绕绕的山路进到大山深处,蚊子多如牛毛,由于没有部署好网络,基地信号非常差,一不小心就会同外界断联。

腾班学生用乌骨鸡汤干杯。

可正是在这样接近原始的自然环境中,赤水才能将传统的山间林下散养模式延续300多年——25万只乌骨鸡零散地分布在1000亩大小的山林内,这种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乌骨鸡丰富的营养和自然的风味,但如此大的面积和数量,也让基地难以第一时间察觉鸡群的异常体征、行踪或鸡场异物入侵等情况。

25万只鸡,养在“云”上

为什么选择乌骨鸡?深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黄惠告诉读特记者,“乌骨鸡从身体到影子都是黑的,对于开发图形识别算法来说,更有挑战性。”

准确定位和追踪乌骨鸡群,成为数字化管理的前提。王翊沣介绍,基于AI养鹅经验,项目组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及时发现“呆鸡”和“木鸡”,降低了疫病传播的风险;同时打造“异物报警”功能,让野狗和黄鼠狼等入侵者无法“偷鸡”;还利用温度、雨量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监控鸡舍环境。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在山高林密的散养环境中,单纯依靠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进行检测和追踪并不准确,往往一根小树枝的遮挡就会造成相当大的数据误差。他们拉着深大老师和腾讯云工程师反复讨论,决定给乌骨鸡设计一款脚环。

脚环设计并不简单,要考虑的软硬件细节要素很多,比如材质是否防水,该绑紧还是绑松,做单环还是双环,绑久了鸡是否会互啄等。在调研市场已有产品、查阅数十篇论文后,腾班学生们在深大王旭、周宇等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一款可定位、可溯源、能计步数的脚环,未来还计划加上体温监测和姿态识别等功能。

多需求、多场景下,视觉识别、温湿度监控、脚环传感……海量的各类数据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多视角融合的多模态算法矩阵,构成整个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的核心。

从养鹅到养鸡,从单一小程序到立体终端

王翊沣说,乌骨鸡智慧养殖并不是他参与的第一个AI实战项目。

2022年5月,王翊沣曾和15名腾班同学一起到汕头市澄海区养鹅厂,用100多天为鹅中“劳斯莱斯”狮头鹅打造了一款AI养鹅小程序,用“鹅体识别”等技术识别呆头鹅、发烧鹅,让鹅群整体存活率提升了30%。

AI养鹅项目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金奖。

这个AI养鹅项目还获得了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金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汕头到赤水,从养鹅到养鸡,地理位置、环境发生变化,个人用户变成企业用户,对于场景和功能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王翊沣和同学们没有简单地平移AI养鹅的模式和经验,而是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小程序+APP+智能大屏”终端智慧养殖系统,实现立体化终端布局,帮助养殖场主优化从生产、管理到营销的全流程。

“相较于AI养鹅,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更像是一个服务于产业的平台,这的确更难,工作量也更大。”腾班负责人冯禹洪告诉记者。

王翊沣记得,参加AI养鹅项目时,组员们纯手工标注了6000张图片、30万只鹅,还请了不少师弟师妹帮忙。而到AI养鸡项目时,项目组已经可以使用腾讯云TI平台提供的工具进行半自动标注了,节省了40%-60%的工作量。除了标注环节,腾班同学还通过腾讯云TI平台完成了模型训练、模型部署以及应用开发等工作,在智慧养殖场景下“磨”完了一整圈的模型工程实践。

腾班2021级学生陈思睿是贵州绥阳人,负责此次项目的算法部分。令他惊讶的是,老家的亲戚朋友甚至先于他听说了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每次联系都会催问他项目进度如何,能不能把项目也带到家乡去。

据悉,自2018年到2023年,腾班已招收6届学生,其中2018年和2019年为校内二次选拔,2020年起面向高考生直接招生录取,连续4年录取分数均居全校理工类排位第一。2022届和2023届腾班毕业生超50%进入头部企业就业,超40%进入海内外高校深造,就业率、深造率高。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袁斯茹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